(改革进行时)从低空经济“高飞”看中国综合立体交通网加速成型

分享到:

(改革进行时)从低空经济“高飞”看中国综合立体交通网加速成型

2024年07月07日 16: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中新社北京7月7日电 题:从低空经济“高飞”看中国综合立体交通网加速成型

  作者 尹倩芸

  从空中“飞的”航线开辟到无人机穿行送外卖,眼下中国低空经济炙手可热,一批具备产业优势的城市和企业正加快布局,其增长前景也逐步明晰。

  虽在今年一跃成为新风口,但低空经济发展并非一日之功,背后是多年的产业积淀。以无人机产业为例,作为低空经济的一大载体,中国在此领域已培育形成完整产业链,并孕育出大疆等龙头企业。

江苏南京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江苏南京无人机基地内,学员在教练的带领下学习无人机飞行操控技术。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官方层面亦早有规划。2016年,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扩大低空空域开放,为后续低空经济发展铺平道路。2021年2月,低空经济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被正式提出,并在今年作为“新增长引擎”之一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当传统道路“修”到低空,未来交通方式有了重要补充。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综合研究室副主任丁金学认为,发展低空经济将推动交通运输网络从地面、地下和高空空间向低空空间延伸,进一步完善中国综合立体交通网。

  低空经济的起飞仅是交通变革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丁金学回顾,在推动铁路、公路、水运等传统地面交通发展的同时,中国加快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等地下交通以及空中交通发展,愈发突显交通网络的立体性特征。

  历经多年,一张综合立体交通网正加速编织成型。据交通运输部数据,中国综合交通网络总里程已超过600万公里,铁路15.9万公里,其中高铁4.5万公里;公路544.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8.4万公里;内河航道12.8万公里;拥有港口生产性码头泊位21905个,其中万吨以上码头2883个;民用运输机场达259个,年旅客吞吐量超过千万人次的有38个。

  “如果将中国交通网络绘成一张图,将是一个非常好的观察中国的窗口。”贵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刘丹丹认为,一个国家的交通路网映射的是国家总体发展格局,原因在于其能通过改变和加速资源要素的流动方式和配置模式,引导空间布局优化、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

  当前,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邮政快递网和世界级港口群,“6轴、7廊、8通道”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空间布局也已基本完成,路线里程超过26万公里,建成率约90%,连通全国超过80%的县,服务全国90%左右的经济和人口总量。

  “交通决定了能在多大的空间范围内来统筹资源、形成合力。”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陈小鸿表示,交通越便利、流通性越好、物流成本越低,越能够打破地域限制,从而提升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产组织。

  随着中国交通网络不断升级,区域间壁垒加速打通,资源要素流动也更加高效。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恰是印证。交通运输部发布的《2023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中国平均每天超1.6亿人次跨区域人员出行,货运方面,平均每天运输1.5亿吨货物,每天收寄快递与包裹4.5亿件左右,其中快递3.6亿件。

  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也正加快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目前,“轨道上的京津冀”初步建成,超级环线串联起长三角都市圈,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逐步从愿景变现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水平明显提升,进一步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6月30日晚,广东中山,深中通道上车流密集。当日,历经逾7年的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展望未来,综合立体交通网将越织越密。丁金学认为,这将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优化交通运输供给结构,支撑引领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生产力布局和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同时,提高交通运输安全应急保障能力,更好保障国际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运行。(完)

【编辑:李润泽】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