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你是这样的银行系!来看"富二代"公募基金奋斗史
原标题:深度|原来你是这样的银行系!来看"富二代"公募基金奋斗史
来源: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 作者: 詹晨 赵梦桥
十年前,银行系公募被视为含着“金钥匙”出身的“富二代”,背靠股东方雄厚的渠道实力,管理规模、利润水平位于行业前列的基金公司悉数为“银行系”。
十年后,财富管理Big Bang时代已经来临,权益投资实力成为检验资管公司竞争力的唯一标尺。这些银行系old money,经历过市场的冲击、政策的迭代,无一例外都在发力权益,既是顺势而为,也是形势倒逼所迫。
公募基金进入“黄金时代”,以工银、交银、农银、建信、永赢等一批银行系公募权益投资结出累累硕果,这几家银行系的权益投资各自处于不同轨迹阶段,或是沉淀已久,或是厚积薄发,或是自我革命,或是轻装上阵。
本文试图梳理几家银行系公募中的典型案例,它们这几年在权益投资方面的斩获市场有目共睹。发力权益投资,道阻且长,银行系公募以何种机制保证投研能力的可持续性?它们经历了哪些好的变化?又面临哪些难点痛点?
“富二代”不能只“拼爹”
时间拨回到2005年,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工银瑞信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建信基金成为首批银行系公募。
而后三年,银行系公募继续扩容,该阶段成立的银行系包括由国内银行直接发起设立的基金公司,如农银汇理、民生加银,也有因引入银行股东变更股权结构而来,如招商基金和中银基金。
2013年起,城商行也涉足公募基金,中加基金、兴业基金、上银基金、鑫元基金、永赢基金陆续成立,股东方分别为北京银行、兴业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银行委外一度成为这些基金公司的业务重心,增量迅猛。
资管新规出台后开启了财富管理的新纪元。商业银行纷纷布局理财子公司,这对银行系公募的固收业务构成巨大冲击,理财子依靠母行的渠道和品牌积淀,在固收产品上具备先天优势。难怪业内调侃,银行系公募沦为“干儿子”,理财子公司才是“亲儿子”。
发力权益投资,是银行系公募要在母行业务版图中,占据的硬核实力,也是跟理财子公司实现差异化竞争的必经之路。经历了2019-2021的基金大年,可以看到,一些银行系公募权益投资实力呈现多点开花的局面,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中、新生代基金经理,要持续夯实权益投研实力,也成为银行系公募股东方的共识。
笃行的工银
成立近17年的工银瑞信,自打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为权益投资而努力,主动权益投研实力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用公司内部一位负责人的话来讲,“权益投资的种子很早就埋了下去,悉心灌溉培育,稳扎稳打,生根发芽,然后开花结果。”
海通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工银瑞信近三年主动权益类基金实现收益率207.15%,近五年收益率为166.19%,均位于全市场前10名之列。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达1859.6亿元,位列行业第8,规模较2020年末的1201.01亿增加658.59亿元,增幅高达54.84%。
在工银瑞信,投研人员已近180人,投资团队平均从业经验超过13年,绝大多数投研人员以自主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自主培养的基金经理占比超50%,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中,自主培养的比例超过90%。
主动权益投资团队,已经建立了包括28位主动偏股型基金经理的核心人才库,他们风格多元、各有所长,人才梯队搭建已经成型。投资经验在8年以上的资深基金经理有何肖颉、王筱苓、鄢耀、黄安乐、王君正、宋炳珅、杨柯等,中生代基金经理有杜洋、赵蓓、谭冬寒、单文、袁芳、张宇帆、胡志利、杨鑫鑫等,新锐基金经理包括林梦、王鹏、夏雨、张玮升等。
工银瑞信的投研体系建设概括起来共有三大内核:聚人才、举贤能、长机制。
基金经理的职业路径由行业研究员到资深研究员、研究主管、基金经理助理、行业基金经理,最后经过层层关卡成为全市场基金经理,这是工银瑞信突破常规,建立的一套独特的“研究-投资”金字塔式的人才培养路径。
通过公司建立的严格的股票池制度、研究员推票制度以及研究员模拟组合,要求研究员以实战态度推荐股票,在机制上保证了公司投研核心股票池的整体高质量,稳住了工银瑞信权益投资的基本盘。
以业绩归因来识别优秀的基金经理和研究员,针对契合未来市场发展方向的主要行业,前瞻性地发行行业基金产品。在行业基金经理能力拓展后,逐步培养为主题基金经理、全市场基金经理,实现人才能力与公司业务的匹配。
工银瑞信对投研团队的绩效考核,实行以长期业绩为主,短期业绩为辅的考核机制。通过考核,引导投研人员重视提高研究的深度、广度和高度。
在“硬”实力方面,工银瑞信不断完善投研决策机制,加强组合精细管理,丰富投资策略,提升主动管理能力、长期价值投资能力、资产定价专业能力,进而形成全周期的稳健投资能力;在“软”实力方面,投资者利益至上的发展观传导至每一位投研人员,引导形成重合规、重稳健、重长期的投资观。
以家园文化“聚人才”,以金字塔人才体系“举贤能”,以长期导向机制作为激励考核,成就了工银瑞信实力强劲的投研团队,最终结出丰硕的成果。
沉淀的交银
交银施罗德基金的权益投资,是一张历史悠久的名片。
“投资是为了每个人更美好的生活。”“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我们觉得是非常遗憾的事。”交银传递的价值观质朴又真诚。
投资的幸福感来自于胜率。交银希望建立属于投资人的“好基工坊”,投资者能在交银选到一批优秀的产品,而非一两只。
海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交银施罗德基金近五年权益类基金收益率为146.29%,在权益类大型公司中排名5/11,近七年收益率279.37%,位列权益类大型公司2/11。
交银投资土壤肥沃,内生力持续,这是业内共识,此前沪上一家精品基金公司,内部都说要向交银学习。
“致治之要,以育才为先。”历经多年磨砺,交银的权益投研团队拥有包括王崇、沈楠、杨浩、何帅在内的“黄金一代”,还有以郭斐、韩威俊、刘鹏、楼慧源为代表的“中生代四杰”,各自擅长TMT、消费、制造以及医药,再加上新锐基金经理杨金金、田彧龙、封晴,交银完善的内部培养机制,能将公司成功的投研基因持续复制,人才不断涌现,为业绩的百花齐放奠定基础。
概括交银的投研文化,那就是“不唯上,只唯知”:坚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管理层极少在业务层面对投研团队进行干预。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交银的权益基金经理,超九成来自于内部培养。从招聘起,基金经理和优秀的研究员就深度介入,在源头上严把投研团队用人观,采用一对一梯队式培养方式,重视在价值观、研究框架、投研文化等方面的塑造与传承,投研团队的长期业绩及可持续性是交银考核的重点。
对投资保持敬畏之心,控制风险的能力与赚取收益的能力一样重要,深入交银每一位投研人员心中。先关注风险,再关注回报,出色的投资不仅是要追求高收益,更要规避大亏损。
规模是管出来,不是募出来的,在交银得到了充分体现。过去三年是公募基金大年,明星基金经理百家争鸣、竞相上新,行业沸沸扬扬之际,交银倒显得“沉寂”,王崇两年多未发新品,何帅时隔四年才于今年2月发行新基,实属发在“无人问津时”。为每一位基金经理匹配适当的规模,慢即是快,这是一家资管公司的优秀品质。
正因为此,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交银规模最大的基金经理王崇管理不足300亿资金,另有8位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超100亿,包括“当红小生”杨金金,这是持有人利益为先的实证,也印证了交银近年对外输出的价值观:金融的边界是美德。
唯有进化是唯一不变的,交银历经三个阶段的迭代:早期的交银基金引导投资者布局基金理财,发行产品以偏中大盘的基金为主;中期的交银是“小而美”的精品店,打造聚焦行业投资机会的基金,丰富投资者财富管理选择,现在和未来,交银将以“精品严选”为主打,发展业绩有持续性、风险收益特征清晰的产品线,贯彻“专注做好投资”的理念。
蓄势的建信
2019年的建信基金站在了发展的十字路口,彼时公司货币、固收规模稳居行业前列,但主动权益并不突出。发展权益投资,是建信迫切需要探寻的“第二增长曲线”。
建信基金在投研内部进行大量探索和实践,决定以行业基金去追赶和破局,这是为了带动投研整体对市场核心赛道认知的不断深化,深度挖掘平台价值、塑造良性发展生态,最终助力全公司业绩提升,而不是单纯的“抢热点”。
2019年开始,建信基金对行业与主题基金进行专项对标研究,在对客户需求、同业经验、投资管理、运维服务等各个维度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于如何发展行业基金形成了全套解决方案。
为了让对行业基金的研究成为带动投研整体对核心赛道认知深化的引擎,建信设立模块化的考核机制,让投研人员对平台的每一种贡献都被看到;设立相对行业基准的超额收益考核机制,鼓励基金经理在行业β之上创造更多α;设立投研大板块的周例会分享机制和午餐会机制,让投研观点高频交换,打开视听、充分分享;设立投研部门总经理联席会议机制,在跨部门层面搭建起沟通交流平台,提升统筹效能。
"搭平台、立标准、建机制、引人才,能上能下,激发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建信基金相关负责人总结。
“专业优先、能上能下”的用人标准,保护成熟基金经理独有的投资理念和风格,使团队呈现“原则统一、风格多样”的发展趋势。
进取的团队氛围和良性的生态协同互为因果,建信基金权益投资近年来表现出强劲的上升势头。
海通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建信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每两年一个大跨步,从近五年的前40%到近三年的前30%,再到近一年的前15%。尤其在2021年,建信亮点纷呈:在全市场主动股票型基金前50名中,建信包揽5席;36只主动权益基金,10只排同类前10%,权益投资部12位基金经理,6位全年管理的产品业绩平均分位进入同类前20%。
权益投资部执行总经理陶灿,毕业即加盟建信,以研究员身份入行,迄今从业15年,投资经验超过10年,他用亲身经历鼓励身边的年轻同事,与公司实现一场“双向奔赴”。
崛起的建信权益团队不仅拥有陶灿、姜锋、姚锦三位“双十”基金经理,成长出邵卓、王东杰、何珅华等在不同风格领域各有建树的成熟基金经理,还给周智硕、孙晟等行业均衡下的个股轮动型选手以充分发挥的空间,更培养出田元泉、张湘龙、江映德、马牧青等在各核心行业的“牛股擒拿手”。
平台搭建好、标准制定好、机制设立好、人员配置好,相信建信基金会在权益投资上迎来自己的“凤凰涅槃”。
迭代的农银
农银汇理基金的权益投资布局,有着独到的眼光。成立于2008年熊市环境中的农银汇理,发行的首只产品就是偏股混合型基金——农银行业成长混合,可谓逆势布局权益市场。截止至2021年12月31日,该产品获得了522.64%的投资回报。
自成立以来,农银汇理走过了权益发展的三个阶段。
2013年以前是农银汇理权益投资初创期,彼时农银开始摸索权益业务,产品类型较为单一,投资风格还未明确形成,权益规模逐步增加至150亿左右。
2014-2018年是农银汇理权益投资的蛰伏阶段,内部强化夯实强化基本功,做好机制与制度建设保障,并开始丰富产品线布局,实现投资业绩稳步增长。
2019年起,农银汇理权益驶入“快车道”,管理规模迅速增长,产品线不断丰富,投资风格逐渐多元。权益基金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从2019年底的170亿大幅攀升至2021年末的超750亿。
海通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近三年农银汇理权益基金收益率高达273%,排名2/123,近两年收益率181.87%,排名1/136,近一年收益率31.24%,位列8/149。
基于长期行业成长前景和产业周期的视角,农银汇理在新能源、医药、信息技术等主题上投资业绩出众,涌现出张峰、赵诣、许文卉、陈富权等多位优秀基金经理,其中农银新能源混合基金近两年以311.56%的投资回报,在全部可比基金中排名第一。
农银汇理总经理程昆对权益投资成果进行归因分析,他认为,在母行的大力支持下,公司从加强队伍建设、前瞻性布局投研、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三方面着手,夯实了权益投资业务发展基础。
在投研队伍建设上,建立政策保障,通过多种渠道引入人才;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在队伍结构上注意不同风格、不同背景、不同年龄段的搭配,强调团队和梯队,注重整体战斗力的提升。
依托集团在宏观研究和产业研究方面的优势,农银汇理前瞻性开展产业政策研究,加强重点政策领域的投资布局。以农银新能源主题基金为例,公司早在2014年就开始布局,为此组建行业研究团队并研发产品。
在农银汇理,强调以长期业绩导向对投研进行考核,建立对年轻基金经理的保护机制,既激发活力,又能从制度上保证年轻团队的成长,统筹协调实现人才的优胜劣汰。
程昆表示,农银汇理的目标是力争同业上游,为持有人创造长期可持续的优异回报,建设成为社会认可、基金持有人满意、员工认同的现代一流基金公司。
他坦言,银行系基金公司薪酬待遇不具备优势,人才流失情况客观存在,农银汇理强调党建留人、事业留人、文化留人、感情留人。
“监管部门、行业协会以及基金公司均在为提升基金经理稳定性做出不同层次的制度建设和努力,能够培养人才并留住人才是基金公司未来竞争的一大着力点。” 程昆告诉记者。
截至2021年末,农银汇理自成立以来为持有人累计分红超过148亿,拥有2200万客户,为投资者创造了丰厚的投资回报。
进击的永赢
被业内视为“黑马”基金公司的永赢基金,成立尚未满9年,权益投资已崭露锋芒。朝气蓬勃是这家基金公司呈现的气质,员工平均年龄为 “90后”,就连董事长马宇晖都是“80后”。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作为最年轻的基金公司董事长,马宇晖将公司未来10-15年的发展,直接对标行业头部资产管理公司,头部的定义包括几大要素:产品线齐全,投研团队内生培养,公司内部对于“客户第一”的价值观充分认可,在行业具备一定影响力。
天相数据显示,永赢基金2021年末权益管理规模达313.87亿元,较2019年底的79.94亿增长近三倍。权益产品线日趋完善,投资风格基本全覆盖,累计发行权益基金26只。从业绩上来看,截至2021年末,永赢基金过去3年股票投资主动管理收益率为178.65%,排名行业前1/4。
在永赢基金看来,这些只是其权益之路的第一步。
2017年李永兴加盟永赢,是永赢基金谋求发展权益投资的清晰信号,次年5月,永赢发行第一只权益产品。目前,永赢基金主动权益团队在自上而下、均衡、成长、价值等风格都积累了一批基金经理,除权益投资总监李永兴之外,还有被持有人亲切称为“远航组合”的常远、于航,他们一位擅长均衡投资,一位主打成长风格,以及行业老将光磊、投资新锐乔敏、医药女神陆海燕等。
李永兴是北大金融学硕士,15年从业经验,具备扎实的基本面分析和宏观解析能力,拥有行业少有的自上而下资产配置能力以及稳健的投资风格,擅长对仓位和对回撤的把控。与此同时,作为在行业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将,见证了中国公募行业的发展,既有很好的行业全局视野,又有丰富的团队管理经验。
在永赢的四年多时间,李永兴把大量时间精力投入到投研梯队的建设上。“永赢的基金经理以社招为主,过去4年,我面了300个基金经理,每个基金经理我都会跟他们聊上一两个小时,聊他每个重要投资决策背后的研究依据。”李永兴告诉记者。
李永兴更青睐那些研究功力扎实的基金经理,在他看来,制约基金经理投资天花板的就是基本功,而成为基金经理,再去补基本功是不现实的,这时候投资动作、思维方式已经定型。同时,他要求每位基金经理风格鲜明,在自己擅长的细分赛道都保持行业头部水平,以多元的基金经理风格线成就多元的产品线。
永赢研究团队的搭建,以自我培养为主,每年校招4位左右的研究员。李永兴要求这批研究员对标行业头部基金公司,进行体系化高强度培养,对于研究员的报告数量、质量要求极高。几年的打磨下来,研究团队也具备了扎实的基本功。
正因研究团队尚未经历市场完整牛熊周期的检验,在李永兴看来,团队整体对基金经理的投资业绩尚未产生决定性贡献,过去几年基金经理的业绩更多依靠投资团队的个人能力,投研团队真正的威力还没有发挥出来,这也是永赢基金权益投资未来的潜力所在。
“纵观行业过去20余年的发展,众多基金公司起起落落,核心的变化就在于投研实力的变化,如果想成为一家长期具备竞争力的基金公司,投研肯定是核心。对我们来说,不仅需要有当打的投研人员,还需要有稳定的培养机制充实后备力量,这才能决定公司的长期战斗力。”谈及竞争行业格局,李永兴并不自满,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强烈。
他认为,永赢是轻装上阵,任重道远。“这个阶段首先要对标最好的资管公司,要学会审视我们的研究员跟顶级研究员有多大的差距,我们的基金经理有多大差距,作为团队管理者,我跟顶级公司的管理者有怎样的差距,去逐步缩小差距,再考虑销售投研的一体化配合,整体团队协同作战的能力提升。”
结语
截至2021年末,银行系基金权益产品规模已超万亿,成为权益市场的重要力量,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丰富不同风险收益特征产品供给、为客户创造长期回报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也要客观认识到,银行系公募的整体实力距离行业头部基金公司仍有不小差距。正如一位银行系公募的投研负责人所言,银行系公募要持续深化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股东方看到整个业务版图中资产管理行业是否值得花大力气、重力气去推进。银行系基金,如果有发展得不如意的,和商业银行对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
一位银行系基金公司高管总结,“差距可能在被拉大,在我看来持续性还不够,行业最头部的几家基金公司,人才培养机制非常成熟,每过两三年又会有新一批的基金经理崛起;在平台作战的打法上,行业前十大的基金公司,在重要渠道上建立了强大的销售能力,这也使得这些公司有资本去招聘优秀的基金经理,通过平台销售能力吸纳优秀人才加盟,进而夯实竞争壁垒;品牌方面,头部市场化基金公司多年持续投入,才建立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对投资者心智产生影响,在这点上银行系公司差距也在被拉大。”
经济新闻精选:
- 2025年01月09日 16:03:57
- 2025年01月09日 09:42:35
- 2025年01月09日 08:17:44
- 2025年01月08日 09:49:50
- 2025年01月08日 09:24:25
- 2025年01月08日 08:36:16
- 2025年01月08日 07:47:24
- 2025年01月08日 07:20:59
- 2025年01月08日 07:19:41
- 2025年01月07日 15:5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