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加息,自2010年12月2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此次调整之后一年期的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升到2.75%和5.81%。
多位专家表示,虽然央行选择在周六加息有些出乎意料,但是加息本身仍然在市场预期之中。加息有助于抑制通胀预期,应对价格过快上涨,防止资产价格泡沫;同时也可以和数量型回笼工具形成合力,加大流动性回笼力度。
“本次加息是完全有必要的,晚加不如早加。”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货币政策应该有一定的前瞻性,当前物价上涨已经持续一段时间,负利率状态也已持续了11个月,且程度还在扩大。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也认为,应对通胀压力、回收过剩流动性,加息的作用不可替代。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1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了5.1%,创28个月新高。而统计局12月份的50个城市主要食品旬度价格变动数据显示,蔬菜价格继续大幅回落,粮食和食用油价格继续上涨,而猪肉和鸡蛋价格基本持平。
连平表示,本次加息也体现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灵活应对”的思路。他认为明年通胀的压力不容忽视,通胀的压力主要来自于需求的拉动、成本的推动以及输入因素的影响。
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认为,本次加息主要是因为未来的通胀压力依然较大,以及负利率问题的持续,而选择在现在加息,有助于抑制明年初的突击放贷。传统上,一季度信贷的需求较为旺盛,加息将提高融资成本。
多位专家表示,选择年内二次加息将向市场传递央行控制通胀的态度,有助于缓解通胀的市场预期,也将有助于为未来的调控留下足够的空间。
随着通胀预期成为明年政策关注的焦点,政策工具的配合也成为本次加息时点选择的因素之一。要有效管理通胀预期,仅靠数量型工具并不够,还需价格型工具配合。
此前,央行在年内已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大力回笼过剩流动性;但与此同时,另一种数量型回笼工具——公开市场操作却几乎丧失了回笼效果。数据显示,近两周以来不仅暂停了3年期央票、91天期正回购的发行,1年和3个月期央票的发行量也连续数周处于10亿元的地量水平。而加息成为解决目前公开市场操作回笼乏力的利器。
中信证券宏观分析师孙稳存认为,在目前已经进入加息通道情况下,未来货币政策仍然将沿用组合拳,通过价格和数量型工具双管齐下,回收流动性。
同时,央行此时选择再次加息说明对经济增长的担忧已经有所弱化。刘元春认为,目前首要任务是应对价格过快上涨,防止资产泡沫。连平也认为,未来经济增长已经不是太大的问题。
连平指出,目前我国的利率水平是偏低的,和美国的利差不太大,只有1%略多,尚不至于导致境外资本大规模流入。不过,在美国没有提息的情况下,中美利差如果今后继续扩大,将可能带来相对较快的资本流入。而美国在明年加息的可能性依然较小。(记者王涛、沈而默、姚玉洁)
参与互动(0) | 【编辑:吴博】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