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中国股市20年:炒股分三代 赚钱无代沟

2010年12月08日 09:38 来源:现代快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股民老黄当年花两块钱买的行情表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20年前,中国股民只有几万人,而目前沪深两市的有效账户达1.3亿户。目前江苏省证券投资者开户数已经突破600万,全省约有三分之一的家庭通过资本市场来管理资产。股市20年造就了几代股民,他们的投资心态各有不同。昨天,50后、70后、90后的三位股民分别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的故事。

  50后老股民

  那时胆子小

  原始股上门没敢要

  出生于50年代的市民老黄,1993年就开始炒股,如今炒股生涯已经近20年,算得上是第一代老股民了。他说,那年代炒股的人,胆子都特别小,特别谨慎。

  “那时候都是老股民带新股民,我们一开始啥都不懂,上了班就成天听老股民议论股票,怎么怎么赚钱,然后我们就跟着去开户了。”老黄称,那时候炒股信息可闭塞了,资讯很不发达,每天股市行情不像现在报纸是铺天盖地地登,那时候收盘后他都要花上2元钱买上一张行情表,才能掌握每天股票的涨跌情况。“那时候买股票,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公司是做什么的。每天就挑便宜的股票买。”当时买股票还很麻烦,买股票就跟抢一样,必须先排队买委托单,填好之后再去排队交易,“那时候行情是5分钱一跳,很可能你填好单子排到那,行情已经变掉了。”

  老黄称,由于当时没有涨跌停板,所以股票大涨大跌非常吓人,“我记得当时很有名的一个庄股西南药业,在短短的一个下午就暴跌了45%,这是我印象中跌幅最大的一只股票。非常可怕。”而老黄跟所有老股民一样,都经历了终身难以忘却、刻骨铭心的一场暴跌,那就是1994年沪指从1300多点至325点的雪崩式暴跌。“那时候就眼睁睁看着当时的百万富翁们被一个个消灭。”而老黄当时投入股市的2万元,在这场暴跌中也只剩下几千块。“胆子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越变越小的。那时候大家的月收入才一两百元呀。能攒个2万元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正因为经历了那场暴跌,所以老黄做股票越发谨慎,经常是赚了一点小钱就跑,结果是,手里抓着的大牛股都放跑了。“云南白药我曾经在7元左右买的,但是8元左右就卖掉了,如果留到现在,除完权都70多块啦,可以赚10倍!”

  尤其让他耿耿于怀的是,当年原始股推销上门,都没敢要。“记得那时候有公司到单位来推销原始股,大家都不敢买,也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谁都不愿意碰。”老黄说,因为碍于朋友的面子,当时自己买了1000股,结果这只股票上市后,开盘涨到30多块,这1000股原始股帮自己轻松赚了3万块。

  70后基金经理

   手握重金 本分做好工作

  在所有的股民中,有一类特殊的股民,他们不仅以炒股为投资渠道,还以投资为职业之路,他们就是包括基金经理、证券自营业务投资经理等在内的金融从业人员。而在这类股民中,赶上了股市大发展的70后占了绝大多数,且是目前股市的中坚力量。今年33岁的东吴策略基金经理朱昆鹏即是代表之一。

  1995年在人民大学学企业管理的朱昆鹏自己都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在股市中摸爬滚打。“人大的金融经济本身就是强项,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已经有经济条件较好的同学炒股,我虽然很喜欢但没尝试。”大学毕业后,朱昆鹏先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后跳槽至云南国际信托任研究员。“信托本身就有证券业务,所以开始接触证券投资,与股市的关系就更近了。”先后担任信托公司研究员、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后,朱昆鹏又投身国金证券,担任自营业务高级投资经理。2008年11月,朱昆鹏从证券转至基金,担任东吴基金基金经理助理,目前任东吴进取策略基金经理,且在前11个月的基金排名中冲进前十。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