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日发布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5.2%,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这是PMI指数连续第四个月出现上涨。分项数据中,购进价格指数连续四月上涨至73.5%,创下2008年7月以来最高值。
◎显示经济景气度提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指出,11月份PMI指数继续提高,预示经济景气度提高,这与今年以来投资、出口、消费较高增幅一致。
从各分项指数看,相比上月,生产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购进价格指数上升幅度较大,均超过1个百分点,其中购进价格指数升幅达到3.6个百分点,涨至73.5%,创下2008年7月以来最高值。
宏源证券高级研究员何一峰在对分项数据进行季调分析后说,季调后的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和上月基本持平,表明通胀并未对实体经济的生产过程带来不利影响。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分析指出,11月PMI指数呈现两个特点,第一是供给增长比较快,数据显示,11月生产指数为58.5%,比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
“一方面缘于订单增长多,采购活跃,另一方面则是价格上涨引导产量显著扩张。”蔡进说,供需基本平衡情况下,增加供给是好事,对于抑制当前通胀压力有利。
蔡进提醒说,当前要谨防企业在市场高价格引导下形成盲目生产状况,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要注意把握生产节奏注意形势分析,“如果价格上涨误导企业继续加大供给,可能导致供需失衡,这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利”。
第二个特点是价格因素对PMI指数拉升作用明显。数据显示,购进价格指数从7月初的阶段性低点50.4%已连续四个月显著上涨至11月的73.5%。
◎价格上涨主因不在供需失衡
不过,“价格上涨原因主要不在供需失衡。”蔡进分析说,以近期价格上涨比较快的粮食和农副产品为例,11月粮食和农副产品产成品库存指数达到56.3%的较高水平,“说明供给不成问题,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并非供需短缺,而在供需之外”。
国务院11月17日召开常务会议,宣布进一步采取措施稳定消费价格,并为低收入群体提供更多支持,各地和有关部门的价格调控监管工作随之展开。
参与互动(0) | 【编辑:王晔君】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