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孙立坚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林伯强
中国价值指数首席研究员 崔新生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 宋颂兴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说过的这句话,一直被业内人士津津乐道。
中国的稀土储量占世界储量的30%,长期以来供应了国际97%的市场需求,但还有许多国家坐拥丰富的稀土资源,但拒绝开采和生产。与此同时,中国如此大的供应量,却始终难以将定价权握在手中,竟把与石油相媲美的资源卖了个“白菜价”。由于稀土的战略性作用,为保护环境和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中国加强了对稀土开采、生产和出口管控的同时,日美等稀土应用大国的“责难”也在不断升级。
现状
价格回升 整治滥挖
曾经,中国稀土被冠以“贱卖”和“滥挖”的罪名,稀土资源向海外市场低价流失现象也十分严重。比如在2005年,中国稀土年出口量比1990年翻了9倍,但价格却下降了55%以上。一方面因为中国购买稀土原料初级产品不受配额限制,一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近年来又大规模在中国稀土资源区投资设厂。
但如今,局面正在得到改观。
在稀土价格上,记者从包钢稀土公布的2010年三季报“这个侧面”了解到,由于稀土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公司第三季度盈利2.51亿元,大幅增长368.67%。相关机构日前公布部分稀土价格显示,氧化镨钕价格回落到20.4万吨左右,平均每吨下滑2000元,但仍处在相对高位。同时,该机构判断,“考虑到明年1月复单及补库存的需要,氧化镨钕价格或将再次重回上涨态势。”
在整治国内“滥挖”乱象上,中国也不断出台相关的措施。今年6月,国土资源部启动“全国稀土等矿产开发秩序专项整治”,这一行动甚至一度被媒体误读为“中国将继续减少稀土开采量,进而对稀土出口进行管制”。对此,国土资源部矿产开发管理司司长刘连和则强调,“专项整治行动是要遏制稀土的盗采盗挖现象,稀土的开采总量并没有减少。”刘连和当时还表示,“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开始回暖,伴随稀土价格攀升,稀土的盗采盗挖现象也开始回升。为遏制这一态势,国土资源部采取紧急的专项行动,进行拉网式排查。”
今年9月初,国家下发《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将稀土列入六大兼并重组行业;国土资源部也考虑将对稀土以储量监管来控制产量。商务部也在之前几年很少管制的出口配额上下功夫,比如有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商务部已下达的稀土产品出口配额为30258吨,这比去年同期下降39.52%。
外部
美日叫嚣 施压中国
今年以来,稀土不仅成频频出现在国内媒体上的热词,更成了与他国交流、合作乃至谈判的筹码。比如,中日外长就钓鱼岛问题进行会晤时,都没忘记讨论中日两国有关稀土的进出口问题。
如今,国外的“叫嚣”情绪仍在升级。昨日,中国商务部网站刊载新闻稿称,欧盟贸易委员德古赫特在接受外电采访时重点提及了稀土问题。德古赫特声称,“目前尚不具备挑战中国稀土政策的法律基础,但欧盟将寻求其他的供货源。”德古赫特同时要求中国保证满足欧盟对稀土的需求。
事实上,这般颇为“纠结”的表态不仅是欧盟的“专利”——早前,美国同样有过类似举措。从今年2月开始,相关协会、国会议员、行业机构就不断建议美国奥巴马政府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到海外或者国内开拓更多的稀土资源。但转眼之间,美国贸易官员又对外“放风”称,“将就中国的稀土政策上诉到WTO。”同时,美国的相关人士借助《纽约时报》等媒体称,“许多美国企业都对中国自2006年以来下调稀土资源的出口量表示出不满。同时,中国限制稀土资源出口的政策使中国的制造商获益,并让国外对手处于不利境地。”
日本同样如此。最近,日本高调地与澳大利亚Lynas公司签署了供应协议,并对外暗示将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不过,日本官员仍高度关注着中国商务部的稀土出口配额变化及“中国停止对日本出口稀土”等传闻。根据日本财务省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日本从中国进口稀土1278吨,较9月的2246吨骤降43%。
参与互动(0) | 【编辑: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