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网站近期发起的一项调查中,“涨”字遥遥领先成为网民心目中的年度汉字。面对物价普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海囤族”,有人囤米囤油囤菜,有人囤电囤气,更有人网上晒出《菜奴省钱攻略》。
近期在中央各部门和地方的协力调控下,大蒜、生姜及各类蔬菜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但多种迹象显示,当前我国物价超预期上涨是常规因素与新增因素并举、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交织的结果。除了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相关部门更需从“紧货币、增供应、补终端”等多途径解决物价上涨难题。
高物价催生“海囤族”
今年以来,蒜、姜、苹果、糖、棉、油、煤、铜、铝、黄金、锌、锂等一系列农产品和原材料价格不断攀高,格外引人关注。10月份CPI同比上涨达到4.4%,其中蔬菜价格上涨31%,远远高于市场预期。
近期菜价回落,让很多市民心里舒坦了不少。“这两个礼拜蔬菜价格慢慢有所回落。”在上海莘庄家乐福超市买菜的市民汪晓芳说,“小青菜、萝卜、芹菜等比前阵子每斤便宜了三五毛钱,生姜、花菜价格降得更多。”
但不少“海囤族”仍然打算趁现在菜价便宜,多买些质量好的大白菜、土豆、芋艿、山药等蔬菜“囤”起来,以防寒潮忽然来袭菜价再涨。北京市民沈琪则告诉记者,市里刚举行天然气调价听证会,她已赶在调价前在卡里加了1000元的天然气,食用油也买了5桶。近两天,担心天气转冷白菜价格继续上涨,她和同事又准备囤积白菜。
家住北京市海淀区普惠南里的王奶奶今年70岁,老两口每月退休工资约2500元,还养着一个40多岁的智障女儿。因为菜价上涨,她每月买菜支出已由原来的550元左右涨到700元。为了省钱,
她每天要早起到附近的华联超市排队买特价菜,这里白菜比早市还要便宜2毛多钱。如果没有特价菜,她就多跑几个市场,比较后才买。王奶奶还隔三差五让老伴坐40多分钟公交车到南四环附近的新发地批发市场买菜。
多重因素致物价“居高难下”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元春等专家认为,国内的通货膨胀形势较为复杂:除常规因素外,还呈现往年未见或少见的新增因素;有的是可控因素,有的则是非可控因素。
除气候、灾害等常规或季节性原因,以及国内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环境成本上升等因素外,专家普遍认为,长期的货币超发积累因素突出,再结合目前时间点上整个社会成本的全面上升,是引发当前物价快速上涨远超社会预期的主要原因。
央行原副行长吴晓灵说,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央行都存在货币超发的问题,特别是2009年以来实施的货币政策“宽松”。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广义货币存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广义货币存量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200%。
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财政金融研究室主任张岸元则认为,物价上涨更本质的因素在于各类社会成本特别是基础性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这在食品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蔬菜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过去农民只在乎种子、化肥、农药,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劳动也是生产农产品的成本,但随着城市农民工“劳动力成本”概念的出现,农民意识到了劳动的价值也应该在农产品价格中体现。
此外,美国货币的二次量化宽松政策也是导致流动性泛滥的原因。中国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首席分析师陈克新表示,今年以来包括谷物、大豆、橡胶、有色金属、铁矿石等价格均飙升,造成我国下游制造业成本攀升。由于我国大宗商品对外依存度较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至少占到目前国内涨价因素的1/3,而这是不可控的。
紧货币增供给补终端
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期研究部署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的政策措施,提出“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随后,《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发布,措施共16项,此举传递出中央严控物价、控制通胀的坚定决心。
调控立竿见影,尤其是前期游资介入炒作部分品种,价格回落幅度相当明显。
但也有专家指出,临时的价格干预措施能在短期内促使物价回落、保障居民生活,但从此轮涨价因素及物价长期走势来分析,还须着眼于“紧货币、增供应、补终端”等途径来解决。
据安信证券经济学家高善文等专家预测,全球资源能源的减少加上无可逆转的劳动成本上升,低物价时代已经过去。在多重因素推动下,短时间内物价迅速回落的可能性不大,明年CPI高于3%的“警戒线”可能性较大。
收紧流动性无疑是控制通胀的强有力手段之一。11月19日,央行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距离上一次上调仅隔了9天时间。业内人士认为,最近1个月内,央行连续3次出手,一次加息、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显示流动性管理及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已经成为央行的首要目标。
而在陈克新看来,应对物价上涨,光“摁”还不行,“为防止价格干预导致供应减少、反过来推高物价的情况出现,我国亟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粮食蔬菜规划,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千方百计增加农产品供给。与此同时,通过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等措施,确保低收入群体生活。” (姚玉洁岳瑞芳李亚彪)
参与互动(0) | 【编辑: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