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要从产业角度观察,肯定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电视制作人铁佛一针见血地指出,影视圈浮躁成风、拣现成的用,这是商业电影迅速转型期的一种必然过渡。“谁也不愿意或者说不敢使用新人。这暴露了中国导演的不自信,也暴露了中国商业电影成功法则的病态,不是靠片子故事好、导演好,而是靠人气、靠眼球。”铁佛认为,眼下一些导演为了营销不惜博取“骂名”,票房在骂声中一路高涨,这是很病态的一种商业氛围。
就像姜文自己说的,葛优被“过度消费”了。铁佛认为,这件事暴露出电影产业病态,市场份额就这么大,片子类型单一,所以对于有限的资源,不是“你活我也活”,而是“你死我活”。“好莱坞也讲明星阵容,但好莱坞电影层面很多,片子类型丰富,不会为了抢夺市场造成资源浪费。”铁佛认为,从贺岁档“大片扎堆”、明星自己打擂等等频繁出现的怪现象,就可以暴露出中国电影产业链的大问题。
“商业导演,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电影产业中最有价值的部分。而我们恰恰是这方面最薄弱的。”陈少峰认为,目前有一定票房号召力的仍是老一代导演,其中张艺谋的个人知名度最高,陈凯歌的能力并不比张艺谋差,但是没有强大后台的支持,在产业链中,“独来独往”是违背当前的大趋势的。而讲个人知名度和电影能力结合最好的,就是冯小刚。
“我认为张艺谋是最自信的一个中国导演。起码他的电影里一贯敢起用新人。”铁佛说道,讲起投资回报率的绝对比,张艺谋并不比冯小刚差,他的《三枪》、《山楂树之恋》投资都不大,这是出品人最喜欢的导演类型;冯小刚近年两部刷新票房纪录的影片《集结号》、《唐山大地震》都是超大投资,要讲自信,他并不如张艺谋。陈凯歌拥有成为票房导演的能力,但对商业和市场的判断力不如上述两位。
明星经济差香港一步,差国外九步
当年,周星驰凭借他的新片《功夫》、《长江七号》等,继续延续着他的“周星驰”品牌。在至今为止的华语片香港票房排行榜中,“双周一成”(周润发、周星驰、成龙)的影片有39部,占78%,其中由周星驰主演的影片就有《功夫》、《少林足球》等18部,占了36%,这可以说是香港电影的一个奇迹。而这“双周一成”也是经过市场锤炼出来的“票房保证”,他们的足迹近年已经深入国内电影产业。有业内人士直言,要讲到明星经济,内地差香港一步,差国外九步。这里的明星经济,是指对票房有直接号召力的明星。
业内人士认为,从香港无线的“艺人培训班”开始,其由星探发现潜力股,然后由贯穿产业链上下游的影视公司对其进行包装,并由市场给予其提供丰富的机会,香港的电影产业模式合力造就了“明星经济”。
陈少峰认为,上世纪90年代末,“冯、葛”搭档的贺岁片也具备了品牌效应,但并没有任何公司对冯小刚、葛优、王朔、郑晓龙这批有才华的年轻人进行商业包装,王朔的“痞子文学”到冯小刚据此改编的《顽主》等电影,基本都带点文化青年的姿态出现在影坛,他们的“京味幽默”被人喜欢,就像周星驰“无厘头”风格走红香港一样,带着时期性和地域性特点。在南方,冯小刚的电影就没火到怎么样,农村人更不可能理解了,所以说并不带有“明星经济”性。但近些年华谊兄弟电影公司在包装和推广冯小刚这个品牌上做得很成功,包括《集结号》,体现了“明星经济”的一种产业化路子。
“‘明星经济’产业化模式最重要的一点是‘可复制性’,否则就不能称为产业模式。”铁佛说,在上述导演没底气、票房明星过少、影片贺岁扎堆等怪现状的背后,应该倡导在内地设立一种公会制度,就像好莱坞,编、导、演各环节都有相应公会,公会在整个电影产业里具有协调能力,不会造成资源浪费或市场的相互抵消。另外,公会对于推人才、为人才维权方面也具有相当大的执行权力。记者 郑洁
参与互动(0) | 【编辑: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