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过剩的资本和聪明人过剩的智力通过何种途径达到最有效的结合?答案是私募股权(PE)投资。如今,雄厚的资金流正助推着私募股权投资在中国“生根结果”。尤其是在2010年,中国的PE市场发展更显火爆,大量民间资本的涌入,似乎正预示着“全民PE”热正在到来。这种对中国私募投资行业现状的判断,已经成为了日前召开的“2010全球PE北京论坛”上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们的共识。
PE投资热潮汹涌为哪般
据介绍,本次论坛由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协会、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北京股权投资基金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而作为北京股权投资基金协会的轮值主席,中信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乐飞在演讲中指出,2010年中国PE市场的成长,无论是在募集、投资和退出规模上,都比2009年有了很大的增长。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大概有1000家左右的机构正活跃在这个市场上。而从已经披露的大中型基金管理公司成立的数量来看,这两年基本上都维持在七八十家这样一个速度。2010年前三季度,中国市场募集的资金金额达到284亿美元,新成立了144只基金,其中人民币基金在数量上占据了90%的份额,而PE基金的金额则高达212亿元。他同时指出,今年在国内上市的98家企业共为PE行业的机构投资者带来了超过10倍的回报。
曾有过投资银行工作经历的贝恩投资(亚洲)董事总经理竺稼,就将中国PE市场超速发展的根源归因于中国的钱多。他表示,人民币基金的量这么大,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国内流动性的表现——不光是私募股权上半年融资多,在公募市场上今年的融资量也大大超过国际上其他国家。中国现在投资多和融资多,一方面因为中国投资机会多,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的资本多。相关统计数据表明,今年前三季度中国A股市场总的融资额将近是纽约交易所的3倍,这在1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但在今天却成为了现实。
竺稼指出,尽管A股市场已经扩大了很多,规模变大了很多,但是仍然不能满足中国企业股本形成的需要。从这个角度看,有一个规模更大、更加活跃的私募股权的市场,对于中国来说是必须的。
PE是发展实体经济的有效工具
北京市副市长吉林在论坛上指出,作为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股权投资基金业直接服务于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得到各方的关注和人们的重视。从宏观上看,股权投资基金通过资本配置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是扩大直接投资的有效手段,是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有益工具,也是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促民生的非常有力的抓手。
据介绍,目前在北京聚集的国内外各类股权投资机构近600家,管理人民币基金1866亿元,管理美元基金4826亿美元,股权投资基金业的蓬勃发展,为首都北京带来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北京市备案的创投企业所投资企业的研发投入年增长率为12%,上缴税金年增长率为53%,就业岗位年增长率达到19%。在北京市22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有17家得到过股权投资机构资金的支持。
“全球经济从危机走向复苏之际,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对全球对中国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将PE看作是一个培育企业成长、发展实体经济的有效工具。
参与互动(0) | 【编辑:王晔君】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