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产业结构调整
而选择在叩响“十二五”前一个月的时点果断出手,也有为“十二五”铺垫新气象的意图。“‘十二五’规划讲得很清楚,调整结构、发展低碳经济是一个支点,平等赋税是对市场机制的完善,反映了‘十二五’的基本思想。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表示,“十二五”的主导思想之一就是加快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事实上,中国在借助外资直接投资成为世界级的制造大国时,确实没有依靠“以市场换技术”的引资策略成为制造强国,而是成为了欧美、日本等国的制造“后厂”,形成了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
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副秘书长张宏伟解释道,“内外有别”税费制度的终结成为国家借以调整产业结构的杠杆。 “国家取消税优政策,对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外企会有较大影响,这些企业对土地成本、税费政策更敏感。 ”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高级顾问刘大伟也认为,“新政”可以抑制一些科技含量低的外商投资,吸引高新技术产业的外资进入中国。源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企业希望更“公平”
内外税赋的平等翻过了中国经济新的一页,但记者从一些企业处也听到了持续高涨的呼声:税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那么其它政策支持呢?“在医药行业,外资企业还享受着从自主定价、招标优惠、市场准入到宽松的监管核查和进口注册等一系列其它超国民待遇。”山东元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革坦言。据不完全统计,由于自主定价,外资药均价相当于国产药的1311%。
记者还从外管局一位资深人士处了解到,外企享有的超国民待遇还有很多。 “外资在借用外债、享受境外担保等外汇管理方面都拥有不同于内资企业的特殊政策,比如在实际业务中,对内资企业借用外债审核多数投否决票,外企则可以在核定范围内自主借债。 ”据她介绍,目前外资企业还可以享有进出口经营权和免领进口许可证的权利,内资企业办理起来手续相当复杂。
更令企业担忧的是,地方政府在抛出“橄榄枝”时存在隐性倾斜。“为了政绩考量,有些地方政府对其掌握‘生杀大权’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给予外企特殊优惠,或为外企贷款提供贴息和专项经费。”一家中资企业财务经理告诉记者,此外还包括提供一系列土地“潜规则”。(劳佳迪)
参与互动(0) | 【编辑:李瑾】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