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网站22日刚刚刊文说,我国有能力保持物价总体稳定,有些地方又传来乳制品涨价的消息。继麦当劳、方便面等相继提价后,蒙牛、伊利、光明等乳业巨头近一个月来相继对旗下部分产品提价。有大型超市向媒体透露,光明、达能等品牌的酸奶产品价格在12月左右还将上调。
几大品牌的乳制品涨价幅度在5%~10%不等,原因无一例外归为“原材料涨价、成本提高”。成本提高了,产品要跟着涨价,按理说是基本的市场规律,对于一个已具备充分竞争的市场而言,无可厚非。但这一波的乳制品涨价风潮,却让人感到一丝异味。
在市场上原本是竞争对手的几大品牌,何以这次涨价的步调这么一致呢?当然,也许有人会说,原材料涨价对每家企业的影响都一样,所以涨价的幅度和时间大同小异,一点也不奇怪。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那么,其实也就是等于说,企业的经营成本都差不多的,利润率也差不多的,所以才会出现“携手涨价”的情形。但这又如何解释充分市场上最常见的价格战呢?又如何解释产能越大成本越低的差别化经营呢?说实话,我倒觉得,这些原本竞争激烈的乳业巨头们“携手涨价”,更像是一次谋划好的风潮——什么时候涨、各家涨多少,都早有商量。如果真是这样,那就不是完全的市场现象了,而是我们熟悉的“寡头垄断”和“联手操纵市场”了。现在要搞独家垄断,谁也没这能耐,连几大石油巨头都要象征性地搞一下内部竞争,更何况乳业这种并非天然垄断的行业。所以说,现在最怕的不是独家垄断,而是几大巨头利益均沾的“寡头垄断”。
国务院最新公布稳定物价“国16条”中,有一条就是“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价格垄断执法”,对乳制品的集体涨价,我看就应该好好查一下,究竟是成本真增加了,还是几大巨头联合操纵价格?
如果是后者,我们可是有《反垄断法》的,可以依法对这些巨头启动调查并进行处罚。同时《价格法》也有对“联手操纵价格”的处罚规定,政府部门照着来就行。如果是前者,那么政府部门不妨给市民们作个清楚的交代:我们查过了,乳制品涨价的确是因为成本增加,乳品企业没有忽悠大家。
当然,这还不能完事。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牛奶已经是一种生活必需品。生活必需品大幅度涨价,政府部门就不能袖手旁观。现在很多地方已经对菜农进行补贴,以平抑蔬菜价格;按照国务院的部署,从下个月起,鲜活农产品运输车更将免过路费。这些调控措施的目的,都是保障老百姓的基本生活所需。牛奶等乳制品也是生活必需品,也需要政府部门为百姓减负。有很多网友说,“有能力保持物价总体稳定”,这话听着提气,但希望能把这个“总体稳定”说得更细点。我想,保持每日所需的乳制品价格稳定,就是一个具体的表现。
参与互动(0) | 【编辑:王晔君】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