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下月召开 财政赤字或扩容

2010年11月23日 09:01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央明确2010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时至年末,针对近期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的新变化,“十二五”元年,即2011年的宏观调控政策基调或将迎来小的拐点。

  按往年经验看,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于下月初在北京召开。分析人士预测,目前通胀形势及对未来颇高的通胀预期将影响中央的最终决策,但考虑到防通胀与保增长不可分割,财政政策仍将维持近两年的扩张性态势,但收紧货币流动性已是业内共识。

  专家建议明年地方债规模翻番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日前发布的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报告称,2011年将是中国最为复杂,但总体运行却相对平稳的一年,下行力量与上行力量相互抵消,将使全年波幅不大。“控物价、启规划、稳复苏”是2011年宏观经济调控的核心。

  10月CPI同比增幅升至4.4%,创下25个月新高。市场预期认为,防通胀将成为2011年经济工作的主基调,货币政策趋向于收紧,财政政策却有望继续保持扩张性。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为配合“十二五规划”的启动,财政政策在货币政策进行总量收缩的同时,应当保持总量积极的原则。

  国经中心研究员张永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保增长的角度讲,需要保持适度积极的财政政策,因为调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需要财政政策发挥作用。

  近两年,我国财政增速大幅改善,在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开始步入传统的增长路径,不同于欧美和日本,我们国家、企业、居民资产负债健康良好。今年我国计划财政赤字10500亿元,比去年增加1000亿元,从前10个月财政支出情况看,尚盈余9906.56亿元。

  上述报告称,2011年财政赤字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大,在扩大地方政府发债权利的基础上,重点用于地方国债的规模,建议规模在4000亿元左右。

  中国社科院财政研究室主任杨志勇告诉记者,我国经济底子较厚,国债余额和赤字占GDP的比例依然可控,明年可以象征性提高赤字总量,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出,但赤字占GDP比例应保持在3%以下不变。

  上述专家都认为,明年财政支出应向民生领域偏斜,收入分配和公共服务应给予更大投入。

  张永军表示,财政支出结构应有变化,减少直接投资项目指出,扩大消费方面则要继续保持既有规模甚至有所扩大,新兴产业发展也需要财政发挥作用。

  杨志勇也提到,明年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财政投入要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相对于收入分配改革的难度,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可变相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以扩大内需。

  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成共识

  今年最超乎预期的就是在实体经济没有过热的情况下,资产价格居高不下,食品和居住类价格推动物价水平攀升,其背后均有大量游资的身影,因此收紧流动性,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已成共识。

  刘元春称:“由于信贷惯性的作用,今年全年的信贷将接近8万亿元,超计划投放6.7%,从而致使这两年信贷投放达到17.6万亿元。如果按照原来央行全年7.5万亿元信贷增速,我们在7~10月份多投放信贷接近3000亿元。”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货币政策立场从“适度宽松”转变为“保持稳定”的可能性加大。“预计2011年新增人民币贷款额度会在今年7.5万亿元的基础上有所下调,以体现趋紧的政策立场。”

  央行最近也三度出招——10月份加息和本月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目前一些大型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已达18.5%的历史最高水平。

  11月15日,央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公开表示,“下一阶段,我国应该根据形势发展要求,尽快回归稳健的货币政策。”

  按刘元春团队测算,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中性,建议M2增速不宜超过17%,新增信贷维持在7万~7.5万亿元。这需要中央银行进行150~200个基点左右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同时进行适度加息。

  央行副行长胡晓炼日前也强调,在“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可以保持一个比较强劲的持续增长势头,面对新的外部环境,需要继续灵活运用传统的货币政策,增强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

  杨志勇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针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表述应该淡化,根据经济形势变化随时作出调整最为关键,有效的政策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

  近五年经济工作主基调

  2006年

  继续搞好宏观调控

  2007年

  经济继续又好又快发展

  2008年

  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

  2009年

  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2010年

  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胡健)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