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各地进入物价维稳十日攻坚期

2010年11月22日 09:47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接下来不到10天的时间内,将是各地物价调控的攻坚期。

  按照上周末“国十六条”(《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的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在11月底前将贯彻落实通知的情况报告国务院。国务院将组织督察组赴各地调查了解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和市场物价情况。

  而按照惯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于此后不久的12月召开。

  如何应对并管理好当前乃至明年的通胀预期,将成为各界聚焦之所在。

  国务院密集部署物价维稳

  物价调控成为当前宏观经济调控的一大关键词。

  上周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

  这一部署让市场注意到了物价调控的严峻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CPI同比上涨4.4%。上一次CPI破“4”是在两年前,当年2月的同比涨幅更是高达8.7%。此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就发布了《关于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实施办法》,明确方便面、食用植物油等品种直接向国家发改委提价申报。随着物价的回落,当年12月临时价格干预被解除。

  2008年全年,CPI上涨5.9%。

  近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表示,估计今年的物价指数“比3要稍微高一点”。

  “短期来看,国家已经将防通胀放在宏观调控的主要位置上。”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切实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这是“国十六条”所明确的。

  菜价维稳正成为物价调控的一大抓手。因为按照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提供的信息,10月份CPI同比上涨中,食品价格“贡献率”为74%,其中蔬菜价格涨了31%。

  国务院常务会议在8月即部署了稳定菜价“国六条”,而在上月部署四季度经济工作所提出的要求时,“继续采取措施稳定市场价格”位置靠前,这显示,应对通胀压力、保障民生在政府工作序列中仍保持着首要地位。

  从目前官方表态来看,保民生作为“十二五”期间国家的重要决策,将在下一步维护物价稳定的过程中起到更加关键的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近日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指出,由于蔬菜价格上涨的惯性系数比较小,一般蔬菜价格周期为两个月,之后很容易平抑。而粮食价格的系数就比较大,一般要8个月才能完全平抑。

  考验货币政策抉择

  有市场预期认为,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会对明年的宏观调控政策定调有所调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再次成为可能的搭配。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杨涛告诉记者,当前的物价上涨形势和前两年还不完全一致,所以宏观调控目标不能完全以防通胀为主,一方面,我国还并未发生严重的通胀,另一方面,当前经济运行也并没有出现过热,所以宏观调控目标在防通胀的同时也要兼顾保增长。

  杨涛认为,明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会有太大方向性的改变。

  曹远征则认为,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会就反危机政策作出评估,如果确认经济增长已经回到常态,那么刺激计划中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将会有所微调。同时,在目前通胀预期比较高的情况下,更要求货币政策常态化。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继续引导货币条件逐步回归常态水平。

  也有观点认为,考虑到2011年是“十二五”的第一年,再加上“四万亿”项目还需要资金投入,预计仍会保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对此,中国社科院财贸所财政研究室主任杨志勇认为,在国家“四万亿”投资项目陆续完工之后,经济如何找到新的增长点,是政府需要考虑的。在这种背景下,明年财政政策有可能仍将延续今年财政政策思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但外部因素不容忽略。由于国际货币泛滥和国内流动性难以快速收紧,物价上涨压力仍然很大。如何把物价涨幅控制在居民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同样考验着货币政策抉择的艺术。

  距上一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9天之后,中国人民银行19日晚间发布消息,决定自11月29日起,再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孟斯硕)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