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解读稳定价格措施:价格调控“组合拳”精准出击

2010年11月18日 00:38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全国物价连续4个月涨幅扩大,月度CPI涨幅突破4%,物价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务院常务会议17日研究部署了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

  “这一轮CPI走高主要受食品涨价推动,对低收入群体生活影响明显。而且在流动性过剩背景下,一些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受投机炒作影响出现变异,放大了通胀预期。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抓住了这样的新特点,出台的都是有针对性的措施。”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说。

  国务院常务会议在分析当前价格形势时指出,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价格总水平逐月攀升,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成本。

  越是中低收入者,生活越是受到物价上涨的影响。在济南一家物业公司做保安的叶林说:“5升装的调和油已经涨了10元多,米、菜、煤球都在涨价,工资却趴着不动,这样下去,今年这个冬天怕是不太好过。”

  国家统计局景气中心最新调查显示,受物价上涨和通胀预期影响,三季度低收入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比二季度回落了8个百分点,中等收入者消费意愿回落6个百分点,高收入者的消费意愿未受影响。三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受物价拖累,连续上升5个季度后首度回落。

  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稳定市场价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扶持生产、保障供应与抑制不合理需求相结合,实施短期应急措施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理顺价格关系与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相结合,维护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与打击价格违法行为相结合,抑制价格上涨势头,切实保障群众生活。

  “目前物价上涨对民生的影响远大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所以国务院常务会议在部署价格调控措施时非常强调保障民生,这与经济偏快甚至过热时期物价调控大不相同。”刘元春说。

  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确保市场供应,促进价格稳定”的政策措施。具体包括进一步落实扶持农业生产的各项措施,增加越冬蔬菜供应,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增加成品油特别是柴油产量确保敞开供应等。

  “现在一斤白菜的运输成本是一毛三,‘柴油荒’后运输成本还在涨,推高了菜价。这次国家出台完善绿色通道、确保柴油敞开供应的政策,落实好了能大大降低运输成本,让市民吃上新鲜、不贵的蔬菜。”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地之一山东寿光农产品物流园蔬菜经纪人王启龙告诉记者。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说,商务部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保障蔬菜供应。包括开展了今冬明春蔬菜市场的产销衔接,建立中央、省、市、县多级储备制度,及时进行储备投放,加强了蔬菜冷藏设施建设等。

  这次出台的“完善补贴制度,安排好困难群众生活”的措施让百姓感受到了政府的关心。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增加对大中专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学生食堂的补贴。

  青岛大学商学院大三学生于华告诉记者,原来每顿饭要花3元钱,现在要3元5角,这对一些贫困家庭的学生来说增加了不少压力。补贴困难学生和学生食堂,“学生肯定十分欢迎”。

  “增强调控针对性,改善价格环境”这项措施引人注目。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把握好政府管理价格的调整时机、节奏和力度。保持天然气价格稳定。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

  “理顺价格关系要推进价格改革,但价格改革实际操作中往往变成了一波波涨价潮。在现在价格涨幅连续扩大的特殊时期,把握好政府定价调整的时机、节奏和力度非常重要,有利于舒缓物价进一步上涨的压力。”刘元春分析。

  “加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也是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的重要部署。会议强调,整顿主要农产品收购秩序,加强农产品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重点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变相涨价以及合谋涨价、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恶性炒作行为。

  “过剩的流动性,可能在产品领域进行投机,像前一阵子出现的炒作大蒜和绿豆。要管理好通胀预期,就要严防投机在粮食、棉花等重要农产品领域发生。”国家统计局景气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说。

  专家们普遍认为,中国面临的并非是全面通胀,要理性看待当前价格形势。要立足于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稳定物价,同时也要合理引导价格预期,避免出现恐慌局面。 (记者 刘铮、王希、袁军宝、潘林青)

参与互动(0)
【编辑:段红彪】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