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今年年初制定了三个目标: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3%左右,广义货币M2增长17%左右,新增人民币贷款7.5万亿元左右。从现实的情况来看,这三个目标在年内实现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度。1-10月份,CPI涨幅为2.9%,10月份更是高达4.4%,且上涨势头不减,前10月M2增长19.3%,新增贷款也接近6.9万亿元。
在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已经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并且企稳向上的背景下,从官方到学界以及市场各方都意识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该做出调整——转向稳健。在管理通胀和治理流动性方面,货币政策该如何体现其“正作用”呢?
上周坊间有消息称,央行酝酿一次性提升基准利率0.5个百分点,这是造成市场“11·12”大跌的一个原因。但从各方面反馈的信息看,这种做法似乎仅是观点之一种,并未占据上风。纵观中国经济改革历程,激进的改革总是难以成功,只有步步为营的渐进式改革,才能收获市场化的果实。在与通胀和流动性“较量”的过程中,现行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目标取向的转变也应遵循这个原则,因为历史告诉我们,“急转身”带给大家的“伤痛”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
抑制CPI上涨需要釜底抽薪
是M2推高了CPI吗?10月份的数据给出了答案,当月M2增长19.3%,CPI上涨4.4%,前者超过既定目标2.3个百分点,后者超过既定目标1.4个百分点。这么计算不太科学,但也说明了一些问题,导致物价持续走高的原因显然与国内流动性较为宽松有关,并且可以认定为是主要原因,其他如自然灾害、输入性通胀、美元贬值等因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既然流动性过于宽松是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那么让货币条件逐步回归常态水平才是最好的方法。
今年M2供应量增长目标设定在17%左右。9月份的M2同比增长为19%,10月份上升为19.3%。业界专家综合各种情况分析,M2年内增长实现17%的目标也有相当的难度。
除了对CPI和M2的上涨幅度要密切关注外,相关部委的态度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直接影响下一步政策的去向。
在10月份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在公布9月份CPI涨幅为3.6%后强调,“如果后期通胀预期管理得当,完成全年的宏观调控预期目标仍然是有希望的、有可能的”,他同时指出,前三季度实现国民经济10%以上的增长,CPI保持3%左右的水平非常难得。
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11月9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指出,年初国家制定的物价调控目标是3%,但现在看来,“比想象的要严峻一些”、“不能有丝毫的麻痹”。这是国家部委负责人首次对CPI涨幅3%的年内目标表示担忧。
业界专家也认为,受部分食品类、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美元贬值所带来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升级三因素的影响,CPI上涨的推动力依然存在。因此,他们建议可以容忍一个更高的通胀预期水平,比如将3%的CPI上涨目标修订为5%。这是被动的方法。
应对日益严峻的通胀形势,主动出击才是最好的方法。央行副行长马德伦强调,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货币总量的需求会增长,因而货币的超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应该看到,目前央行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公开市场操作,通过对冲来控制过多的货币出现。央行对于货币供应总量有调控目标,也在致力于此目标。
对近期热议的“货币超发”问题,马德伦称,超发货币是中央银行成立以后所长期累积的,不主张将广义货币M2与GDP做简单比较。改革开放以来,以往“物化”的交易、以商品交换商品的交易、大量生产资料用货币结算,都逐步转变为经济的“货币化”。此外,广义货币的投放,还与货币的周转速度有密切关系,金融市场、实体经济的发展都会影响货币周转速度。对于当前物价增速较快的状况,央行也会在货币政策上采取措施,不会放任通胀。
马德伦表示,准备金率上调不能单纯理解为冻结多少商业银行资金,还在于通过改变货币乘数影响货币供应量。总的来说,央行货币政策的根本目标就是在稳定币值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增长,未来将继续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此外,央行还将继续增加货币政策的透明度。
由于此前发改委等政策职能部门已经对抑制物价上涨作出了种种努力,但未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在接下来的时间内,除了采取更多、力度更大的行政手段抑制物价上涨外,货币政策也应在控制CPI继续上涨中担当重任,换句话说就是,控住了M2就抽调了CPI上涨的动力。
至于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央行行长周小川在评判美国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时强调,全球流动性进一步宽松将增加新兴市场通胀压力和资产价格上涨压力。他在继续强调货币总量控制的同时,表示未来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数量工具将被率先考虑。
货币政策更应有的放矢
目前,通货膨胀率已经高出银行存款利率1.9个百分点,10月CPI将已经为负的实际存款利率进一步推低,这是超过八成投资者认为消费感受超过CPI数据的原因所在。所以,在10月份住户存款骤然减少7003亿元,这使得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入相对较少的可供投资的领域,导致资产泡沫的集聚。
现在,抑制通胀已经成为央行的首要任务。在11月9日至11日三天时间内,央行的三位副行长在不同场合表达了对通胀的担忧。
“在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前提下,中国央行高度关注通胀和各项经济指标的变化。”副行长杜金富说,中国信贷持续扩张的动力仍然较强,与此同时,流动性过多、通胀、不良贷款、资产泡沫等周期性宏观风险明显加强。此外,跨境资本的流动蕴藏潜在风险。
另一副行长马德伦也于同日表示,美国定量宽松政策对他国的不利影响已体现出来,要警惕由此引发的通货膨胀,以及新兴国家国际收支压力和资产泡沫。“我们不会放任通货膨胀。”马德伦指出。
在央行于11月10日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央行副行长胡晓炼随后表示,这表明央行在管理流动性方面采取的措施,也表明了央行会持续的使流动性供给和银行体系流动性能够合理。胡晓炼强调,今后央行还将密切关注物价的走势,要继续灵活有效地运用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这些传统的工具。同时,面临新复杂形式,需要考虑引入新的政策工具,就是建立宏观审慎管理框架。
因此,现在还纠缠于货币政策是否适度宽松的表述已经没有意义,在与流动性和通胀“掰手腕”的过程中,货币政策更应该有的放矢,及时将之调整为稳健,非如此不能控制民众和市场对通货膨胀前景的预期。今年以来央行已经4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并且在一个月内相继动用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两个重量级的货币政策工具,但其效果却难以令管理层满意。因此,在未来的时间内,利率、存款准备金率都有再次动用的可能,但对通胀预期而言,加息才是最好的平复办法。然而,加息频度和力度过大带来的危害性不言自明,所以,调控的艺术性现在显得尤为重要。
出于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趋稳以及通胀情况的判断,央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认为,非常时期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已圆满完成使命,在当前的形势下货币政策的目标、取向有必要进行一些适当的调整,即货币政策应该逐步回归常态,而这种“常态”就是回归“稳健的货币政策”。
支持张健华观点有两个论据:一是目前国民经济复苏的态势在不断巩固,今年全年GDP达到10%的增速没有问题;二是物价已由负增长变成温和上涨,近期内还有再提高的可能。此外,进口价格指数已超过60%,表明进口价格未来预期上涨很快,对输入型通胀可能产生很大的压力。所以物价形势不容乐观。
因此,张健华强调,在CPI很高的情况下,还能不能继续放松货币条件就非常关键了。他说,货币政策是短期的政策工具,经常会因使命的不同,侧重目标的不同有所变化。所以货币政策有些工具可以微调,而且微调以后还可以反向调。并且“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时候是扩张的,有时候是紧缩的,有时候是真正稳健的。要对应不同时期的经济背景,有不同的做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吴敬琏表示,中国目前的通胀态势已经十分明显。解决目前的通胀问题,必须控制货币供给增长。否则,很有可能导致资产价格快速增长,利率政策应和其他货币政策协调运用,实现政策的最大“正作用”。
“在过去的两年中,中国超发了大量货币。因此现在必须在没有造成严重的资产泡沫之前,收紧货币政策。如果持续释放流动性,资产泡沫会此起彼伏,除了资产价格,还有可能殃及消费市场,比如近期被热炒的农产品。”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许小年称。
“央行下一阶段的主要目标应当是稳定物价。”著名经济学家华生预计央行在年内肯定会再度加息,但是具体的加息幅度不好预测。他认为,加息对于缓解日益增加的通胀压力、高企的资产价格以及高房价,均会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则建议中国明年应回归稳健的货币政策,且人民币贷款增长率大概在15%-16%左右,同时会进一步严格管制资本流入,对热钱在海内外市场形成威慑。记者 闫立良
参与互动(0) | 【编辑:杨威】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