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奇指出,关键还是在于信贷规模太大,导致市场上的流动性太多。“至于舆论认为海外热钱直接参与推高中国的物价上涨,包括农产品等,其实还只是一种猜测,并没有证据。”
王据此担忧,如果货币层面继续宽松的话,全面通胀的预期强烈,将在未来导致更多惜售和跟风上涨。如果不及时疏导这种市场情绪,通胀预期会产生蝴蝶效应,并进一步推动商品价格全面上涨,最终演变为更加严峻的“全面通胀”。
实际上,这一“全面通胀”的苗头也正在从多个层面获得统计数据的支持。不仅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上涨,工业生产资料,如原材料、大宗商品等价格也在持续上涨。目前而言,这两种领域的数据都表明,新一轮价格上涨正在蔓延。
◎应对之策
“中国式反通胀”已到出手之时
在严峻的通胀压力下,政府下一步将做出何种举动来平抑物价、防止通胀进一步恶化?市场人士更加期待多个部委联手开始启动新一轮的中国式“反通胀”。
多位学者指出,所谓“中国式反通胀”,其最大的特征是央行、发改委、工信部等多个部委联手,从货币政策、行政手段等多种方式上进行干预。比如,提高准备金率、加息、禁涨令等,一个都不能少。
央行新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当前价格走势不确定性加大,仍需加强通胀预期管理;中国经济从长期看是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短期主要是通胀预期。
此前,国家发改委有关官员分析称,“这次通胀不同于过去因粮价或者肉价上涨主导,摆在第一位的原因是流动性过剩。”这似乎在暗示,仍然是信贷规模太大,导致市场资金过于充裕。
发改委有关官员称,防止通胀有充足的物质基础。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10日说,虽然蔬菜等大部分生活必需品价格最近上涨较快,但是,国家重要物资储备充分,防止通货膨胀有充足的物质基础和手段保障。他建议采取一系列措施防范通货膨胀,其中包括向在校家庭贫困生等城乡低收入群体提供一定的补贴。
在谈到应对手段时,周望军说,“国家将保障供应,现在的物资供应很充分,通过物资调配、进出口等手段调节,保证市场供应没有任何问题。”
比如,今年我国粮食生产连续7年丰收。国家稻米、小麦储备充足,远远高于世界储备正常水平。即使是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较高的食用油,国家的储备也相当可观。据发改委主任张平9日介绍,今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最高点,食用油库存也较为充裕。食用油“库存差不多每个人有10斤”。今年的大豆获得丰收,进口也比较多,食用油供应没有问题。
参与互动(0) | 【编辑:李瑾】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