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要求所有区域都去增加GDP
南方日报: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发展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有些被列为限制开发的区域担忧,今后差距会不会越来越大?
杨伟民:这与我们对地区发展差距的理解有一定关系。我们总是认为区域不协调是地区间GDP差距太大。比如西藏与广东的GDP差距有90多倍,你让西藏的GDP赶上广东,这怎么可能?就算是把生态环境破坏了,也不可能赶上。
推进主体功能区的本义,就是今后不能再不加区别地要求所有区域都去增加GDP,而是对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进行划分。按照开发方式,可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按照开发内容,可分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三类。
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居民,要实现与城市化地区居民同样的生活水平,需“三管齐下”:一是增加农产品和生态产品的数量,就是“扩大分子”;二是减少当地的人口,鼓励人口逐步、有序、适度转移到就业岗位多的城市化地区,即“缩小分母”;三是国家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加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人民生活条件的同质化。
南方日报:那么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发展理念?
杨伟民:区域协调发展的全面含义,应该包含几个方面:一是各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大体相当,二是人口分布与经济布局大体均衡,三是人口和经济的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四是国土空间的结构清晰高效。
不同主体功能区,发展的内涵和主体内容是不一样的。具体来讲:城市化地区的发展是增强经济实力,说白了就是要增加GDP和集聚人口;农产品主产区的发展就是增强粮食等农产品的生产能力和产量;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发展就是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
限制开发不是限制社会发展
南方日报:主体功能区的提出是我国空间发展战略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如何理解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定位?
杨伟民:功能区在国外早就有,主体功能区的构想是结合我国国情的创造,其中也吸收了发达国家空间开发的一些理念。但区分主体功能进行开发的理念是我国的独创,即使在发达国家,也是很前卫的。
但要注意,区分主体功能进行开发并不是完全摒弃其他辅助或次要功能。“主体”两个字,主要是指一个地区承担的主要功能,或者是发展经济,或者是发展农业,或者是保护环境。之所以标明“主体”,是因为在一个空间范围较大的区域内,不能完全排除其他功能。以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城市化地区,也必须保留一定面积的农田和绿色生态空间;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也必须提供服务产品,也可以提供一些不违背主体功能且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工业品。比如珠三角地区,主体功能是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集聚人口,但是在区域内仍然要有必要的农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水源涵养地等等。
参与互动(0) | 【编辑:王晔君】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