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实行严格的价格管制,所有商品均实行政府定价。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允许在完成计划的前提下,企业自销部分产品,其价格由市场决定。这样就产生了国家指令性计划的产品按国家规定价格统一调拨,企业自行销售的产品价格根据市场所决定的双轨制。
为了改变这种不正常的价格机制,政府决定实行“价格闯关”,全面取消价格管制。
“闯关行动”从上海开始。1988年3月,上海调整280种商品的零售价,这些商品大都属于小商品或日常生活必需品,价格涨幅在20%到30%之间。各地物价很快出现失控的局面,并最终演化成发生在夏天的一场抢购风潮。
据当时的报纸记载,“人们像昏了头一样,见东西就买,既抢购保值商品,也抢购基本消费品,连滞销的也不放过。”
受过系统经济学培训的袁钢明,也加入了抢购大军。“我到前门大栅栏的一家电器商店,所有电器都已经被抢光了,就剩下一台没有门的冰箱,售货员对我说,要买赶紧买,不买一会儿就没了。”
王桂香也从商店抢购了100盒火柴,和足够用一年的盐和酱油。
1988年7月,物价指数高达19.3%,创下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记录。政府紧急停止了“物价闯关”。对经济实行全面“治理整顿”,从第四季度开始大幅提高银行存款利率、削减基本建设投资。
“这些政策,固然让物价上涨幅度从18.8%降到了1990年的3.1%,可是经济增长率也从11.3%跌到了3.8%,是改革开放以来回落幅度最大的一次波动。”袁钢明说。
1992:保值储蓄打压物价
4年沉寂后,1992年,中国经济再次起飞。
这一年,邓小平第二次南巡,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10月份,中共十四大召开,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另一个在经济过热中失控的,是金融行业。
中央领导开始进行宏观调控。1993年6月24日,震撼全国的“十六条”发布,中央通过提高存贷利率和国债利率,限期收回违章拆借资金,削减基建投资,清理所有在建项目,重新审查开发区,停止地方当局向企业和农民集资等措施,调控高涨的物价。
“为了鼓励人们把钱存到银行,国家出台了一个非常准确的措施,就是保值储蓄。”袁钢明解释,也就是3年、5年、8年的定期储蓄到期时,银行除支付利息外,还要把存款到期日的物价上涨幅度与存入日的物价上涨幅度之比与利率的差额补给储户,保证存款人的存款不贬值。“这样算下来,利率最高时,快到20%了。”
经过3年调控,1997年,中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涨幅从1994年的21.7%回落到0.8%,而GDP仍保持了8.8%的高增长。这次调控打破了“一调控就回落”的怪圈。
2007:运用综合手段调控
经历了近10年低通胀高增长的发展奇迹后,2006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又迎来了一轮物价上涨。
起始于2006年下半年的这轮物价上涨,突出表现在粮油蛋等食品价格的飞涨,这让如王桂香一样的普通百姓,也开始关注一个经济学名词———CPI。
根据中国统计局的数字,2007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4.8%,是1997年以来CPI年度最高涨幅。过去的十年里,这个数字一直被控制在3%以下,在一些年份里,甚至是负数。
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分析,食品价格上涨,是推动此轮价格上涨的“元凶”,12.3%的增长率,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了4个百分点。
“结构性上涨”是中国官方对此轮物价上涨的公开描述,猪肉、石油、食用植物油价格上涨,国际性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对中国市场的输入性影响,货币流动性过剩等,被概括为本轮物价上涨的原因。
2007年年末,决定今年中国经济政策走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被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提出。公众敏锐地发现,在中国实施了十年之久的“稳健”货币政策,被“从紧”的货币政策取代。在这个会议召开前的几个月时间里,央行已连续5次调高利率,9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同时政府还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减少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发挥税收作用,调整收入分配。
参与互动(0) | 【编辑: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