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从进入2004年以后,经济就逐渐由通货紧缩转向了通货膨胀。眼前的通胀压力虽然主要由国际原材料上涨所引发,但是近几年,物价水平事实上是在一路上涨的,这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副作用。有人或许会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但是所有的财政调控政策都有滞后的特点。无论专家如何评述,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就是货币发多了,美国在印美钞,中国政府也投出4万亿人民币刺激经济,而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银行贷款一直在超额完成计划。这么多的钱涌入市场,导致资产价格上升恐怕是不可避免的。
机构预测CPI会再创新高
从新出台的“十二五”规划可以看到,为了保障经济的正常发展,短期内仍然会有一个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国或许已经如期而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之后的隐患之中。据分析,中国的公共债务将随着前阵子信贷的增长而急剧增加,给未来留下隐患,这也必将推高通胀压力。而国际热钱的涌入,美元的持续贬值,汇率压力,这些都让2011年的前景变得更加艰难。
近日就有16家机构对宏观经济进行的预测显示,11月份CPI将达3.7%,比9月份CPI实际值高出0.1个百分点,通胀压力依然严峻;而11月份PPI可能反弹,机构预测为4.4%。
《证券市场周刊》研究员仝冰的预测更为大胆,他预测CPI在10月份可能破4%,11月份仍将维持4.2%-4.3%的水平。仝冰指出,食品价格全面上涨是CPI继续冲高的主要原因,而短期内蔬菜价格是根本助推因素。相对于粮食和肉,蔬菜不易储存,生产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其价格受劳动力成本影响较大。在中长期,蔬菜会有一个上扬过程。
之前几个月,市场普遍预计CPI将在三季度见顶,但随着9月份CPI继续创出新高,机构们也逐渐调整了预测。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执行副总经理指出,虽然基数原因已经减弱,但最近由食品推动的新涨价因素将会持续到明年一季度,CPI近几个月都会维持在3.5%以上的高位。石磊预计11月CPI将达3.9%,四季度GDP环比增长会有所回升,也会对通胀形成一定的推动作用。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10月28日在“兰格钢铁市场论坛”上表示,从未来的趋势看,物价上涨不会到今年年底就告一段落。尽管今年可以实现年初CPI控制在3%的目标,但明、后年物价上涨压力仍很大。范剑平说,目前大多数国家都存在通货膨胀预期。我国物价总水平前三季度上涨了2.9%,美国、欧洲、日本的物价水平也都很低,由于大家产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预期,明年、后年,物价上涨压力会非常大。
今年8月份,CPI就达到了3.5%,是危机见底以来22个月的新高,在近20年里,CPI在上冲到3.5%以后,没有一次能够在3.5%的水平停下来或者落下来。专家表示,如果10月份的CPI同比涨幅达到4%或者更高,不仅意味着年内物价水平再次创出新高,也意味着央行很可能再一次加息。甚至有业内专家认为,未来5年输入型通胀及成本推动型通胀叠加的压力不可忽视。令人担忧的是,或许物价上涨才刚刚开始。
对于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央行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根据形势发展要求,继续引导货币条件逐步回归常态水平。对此,机构有建议如下:
一是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安排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期限结构和操作力度,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适度,促进货币信贷适度增长。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宏观调控要求和实体经济部门的信贷需求,安排好下一阶段贷款投放的进度和节奏。
二是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认真落实“有扶有控”的信贷政策,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有效缓解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保证在建重点项目贷款需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执行好差别化房贷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三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继续按照已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加强对违规和异常资金的监测和管理。
四是推动金融市场健康发展。此外,继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放松投融资管制,改善收入分配结构,增强民营经济活力,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见习记者 王洋
参与互动(0) | 【编辑: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