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澳加息美联储印钞 全球经济上演“双城记”(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印澳加息美联储印钞 全球经济上演“双城记”(2)

2010年11月03日 14:02 来源:新闻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近期的经济数据显示经济领域正在上演“双城记”:在美国,大公司的运营情况看上去比小公司好得多。尽管对小公司的信贷已经度过了最糟糕的时期,但条件仍然非常苛刻。英国的情况也是如此。所以,美联储和英国央行不仅需要保持低利率,还要进一步采取量化宽松的政策。

  渣打财富管理部总经理梁大伟表示,在全球经济前景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国际资本流入还可能使亚洲央行对流动性和汇率的管理变得复杂。更糟糕的情况是,一旦这些“热钱”的流动方向发生逆转,即逃离亚洲,则会造成新兴的亚洲金融市场的动荡,并严重冲击该地区的经济。

  由此,大多数亚洲央行纷纷开始紧缩政策,采取加息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担保品贷放率和收入负债比等较为谨慎的宏观政策,并辅以其他的财政和行业政策。 “我们认为,亚洲各央行所面临的新一轮挑战才刚刚开始。G3国家(美国、日本、欧元区)在未来一两年内的利率可能还会在低点徘徊,而美国和日本又有可能采取更为激进的量化宽松政策,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未来几年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泛滥。 ”梁大伟表示,亚洲经济相对稳健的表现将像磁铁般吸引全球过剩的流动性,特别是当投资者重新对风险有所偏好的时候。

  美联储量化宽松无悬念

  近期美联储发出将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的信号,以此来刺激勉强复苏中的美国经济。由于联邦资金基准利率实际为零,其表述的“额外的扶助措施”意味着美联储已经准备好购买更多资产,进一步扩大其资产负债表,并向金融系统注入额外的流动性,这就是所谓的 “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渣打银行预计美联储可能会在今年4季度,最晚不超过明年1季度推出这项政策。

  渣打银行认为,在美元大范围贬值的背景下,预计10国集团与商品挂钩的货币年内将有好于市场的表现——澳币将带头升值,因为最近几个月澳大利亚的贸易有显著的进步。然而,不应该放弃对于估值的担忧,澳币一旦出现回调,幅度可能会很大。尽管如此,由于可供选择的主要货币乏善可陈,澳币汇率应还有一定支撑。加币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美国经济放缓很可能限制加币的升值。不过,如美国推出第二轮量宽,其引发的大规模美元贬值,仍可能为加币提供一些升值空间。

  汇丰控股的分析团队昨日发表研究报告指出,要抵御西方经济体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威胁,新兴经济体的最佳选择是实施资本管制,加息未必是有效的“药方”。汇丰认为,面对西方的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新兴经济体不得不采取“量化紧缩”,而达到这一目的的最佳途径就是资本管制,后者也是IMF的建议。除此之外,不管是加息、本币升值还是信贷控制,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副作用。如果调整利率,将不可避免带来资本的快速流入或流出,而且可能给本币带来巨大升值压力。而调整汇率则会直接引发更多资本流入。

  中国央行或继续加息

  央行昨日发布3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根据形势发展要求,继续引导货币条件逐步回归常态水平。受访人士大都表示,上述表态表明货币政策的执行将由以往的“适度宽松”转向相对稳健,但对外的提法仍将是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侧重于适度,而非宽松。

  野村证券认为,中国人民银行上调利率的举动启动了加息周期,这或许表示货币政策转向以市场为导向,并且这一行动可能标志着“持续多年的加息周期”的开始。对于一个经济“余量”快速消失的经济体而言,这样的政策过程十分合理,可以遏制目前商品和服务市场以及资本市场中通胀压力的产生。

  由于食品价格上涨和生产价格指数的上升,通胀预期开始显现。 9月,3个月期央票和一年期央票收益率相对稳定,分别为 1.5704和2.0929。鉴于近期有对中国银行的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的可能性,渣打认为机构,特别是银行,会偏好更多的流动性,这将持续支撑对货币市场基金和短期央票的需求。

  随着各方预计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或再创新高,市场人士对于央行继续从紧的担忧也明显加剧,猜测央行会否在本月CPI数据公布前后继续加息。 (崔烨)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