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十二五:走出"重增速""唯GDP"发展陷阱 (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专家建议十二五:走出"重增速""唯GDP"发展陷阱 (2)

2010年11月01日 10:2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GDP考核只能反映经济发展总量,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否协调以及所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都无从体现。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张卓元指出,如果地方政府总是把GDP放第一位,调结构、转方式就永远被放在次要地位。

  “过分强调GDP,会使地方政府更加关注促进短期的经济增长,而忽视长期的社会福利最大化的问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孟庆国说。

  “‘十二五’规划中不再特别强调经济增长目标,不再简单地看GDP的增长速度,而是强调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

  在科学发展统领发展大背景下,一个新的考核体系有望在“十二五”规划中得以实现。

  “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政府面对的公共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并且这种需求不单单是经济上面,而更多的集中在社会层面。”作为“十二五”规划课题的参与专家,孟庆国说,“十二五”期间将会越来越强调社会的发展目标。

  经济转型与政绩挂钩

  在“十一五”规划中,节能减排的铁腕限制性指标,以硬考核与官员的政绩紧密挂钩,给外界留下深刻印象。

  接力棒传递到“十二五”,下一个对官员的硬考核指标将会是什么,成为崭新的命题和期待。而对照未来五年的发展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势在必行引出了一个新的可能性:官员升迁将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挂钩。

  粗放型转向精细型,定性转向量化管理,是“十二五”期间经济的发展趋势。“这个趋势的实现,要通过一系列科学规范的量化管理指标来实现。”汪玉凯说,“中国开始在国际社会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责任,而这些国际责任正要通过这些方面的指标体系才能达到。”

  “唯GDP论”的发展思路已难以为继。事实上,从上到下,以民众福祉为旨归,扭曲的政绩观正在逐渐转向,新的发展考核指标体系也在酝酿生成中。由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牵头的“构建民生指数”课题组,从去年底开始,正在构建一整套旨在改变GDP导向的地方政绩评价系统的科学指标体系。

  “民生指数的构建,是为了实现衡量人民基本福祉的现状和发展变化,评价、引导各级政府围绕改进人民福祉开展工作的状况。”民生指数课题组成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周绍杰博士说。王露 刘明霞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