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人都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稀土价格记忆犹新。那是稀土贸易的鼎盛时期,在赣南所有错落的山头都在进行几乎无限制的稀土开采,近乎疯狂的生产吸引了觊觎已久的国际买家。
“那时候的说法是,一吨稀土换一辆丰田皇冠轿车。”管理稀土已经15年的赣州市矿产管理局监查执法大队副队长张明回忆道。他说,那是80年代末,行情一度达到历史顶峰,出口日本的稀土特别多,生土的价格可以卖到每吨15万,足以买一部高级进口车。
80年代,从北方的包头白云鄂博到赣南,中国每年生产数十万吨的稀土。中国利用低价稀土资源占领全球市场、换取外汇。
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中国的稀土生产长期供大于求,稀土价格也一直在低位运行。从1995年之后,生产严重过剩的中国稀土终于进入漫长寒冬,价格屡创新低,2005年的出口价格比1990年的一半还不到,甚至出现过一吨2000元的“废铁价”。
从那时起,同样拥有丰富稀土资源的国际稀土企业主动封闭其在国外的稀土矿山,转而依赖进口价格便宜的中国稀土,同时囤积供今后长期使用的稀土储备。2009年,当中国稀土产量达到12万吨,美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等稀土储量较大国家却产量为零。
根据中国稀土学会统计,中国的实际稀土储量已经下降至世界总量的30%。作为工业重要战略资源,稀土却在价格被压低后大量向国外流失;经过跨国企业科技力量生产出的产品,最终又回流中国市场。国内稀土资源的浪费,终于惊醒了中央政府。
2006年,国土资源部开始实施稀土限产、限制出口计划,引致跨国稀土企业反弹,海外媒体热炒。但中国政府坚持每年封山育林,稀土的价格逐步回升。
今年,商务部的稀土产品出口配额为30258吨,不及2009年的四成。目前,政府尚未公布2011年稀土各类元素的生产和出口配额,但中国国内业界普遍的共识是支持中央政府的高压整顿,以保护稀土产业。
“金钱和关系说了算”
中央政府的高压政策一度赶走了赣南地区的游资。然而,由于国内外市场对稀土,尤其是少之又少的重稀土元素需求增加,资本又通过各种手段,纷纷突破政策的防线,重回矿区。
赣州安远县的小老板兰如成与一位同乡合作,10月11日刚从一位湖北籍矿主手中盘下一座几十万立方米的稀土矿。目前,该矿已经开工生产,预计年收入不少于500万元。
矿山地点毗邻闽西、粤北的赣州寻乌县,属于不便于地方政府管理的交叉地带,兰的老乡以“平整矿山”的名义从地方政府获得了“动山”的许可,在地方矿产部门的遮蔽下私自生产和销售。
“老乡打点了矿产局的领导,拿到许可之后,立刻就可以开工了。”兰如成说。他10月20日刚去过距安远百余公里的寻乌,查看其工程车队在矿场的工作。
而这种几百万元规模的小矿,如今在赣南、粤北监管不严的地区,普遍存在。经营者大多数不是这些矿的所有人。据说,这样的经营方式可以被地方政府认定为“招商引资”项目,获得更多的“绿灯放行”和监管方面的照顾。
由于近年来县城范围内对稀土矿山层层设卡,赣州定南县、信丰县的采矿人把目标投向了其他县区,乃至其他省份。不少矿主的工程队不仅在赣南、粤北的河源、梅州一带滥挖,还在广西、湖南、贵州,甚至越南境内开采稀土矿。
“在赣南以外,其他地方的政府官员都不认识稀土。”谢姓矿山合伙人说。“只要每年付政府一些包干钱,可以保证其余赚到的钱都是矿主的。”
部分地方政府管理意识的薄弱,还间接成为稀土走私商贩的主要突破对象。今年7月和9月,广西南宁和山东青岛海关连续查获两起稀土走私大案,涉案金额达数亿元。在这两起案件中,走私嫌疑人均是将稀土元素匿藏于各类铁合金内,虚假报关,并计划将四川、内蒙古生产的稀土,卖给印度、日本的买家。
南宁走私案的源头,是一封举报走私公司以硅藻土、硫酸铝等伪报品报关、走私稀土的举报信。
“稀土这回事,现在还不都是金钱和关系说了算。” 曾在赣南、粤北多处开采稀土矿的李方玉说。
参与互动(0) | 【编辑: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