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更严峻的事实是,看上去现在连白菜都越来越难卖了。EB(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要求愈趋严格、项目审定与核证时间愈趋漫长,已经让CDM市场急速降温。
而且,从性质上看,CDM并不必然通向碳交易市场。“实际上,CDM是基于直接投资的,本身不是碳交易,交易所是交易平台,不是直投的平台。” 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首席代表、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邹骥表示。
同时,就全球碳市场结构来看,在2009年全球碳市场中,完全由发达国家参与的配额碳市场占全球碳市场的85%,而CDM一级市场的份额不足全球碳市场的2%,且其未来发展完全受制于配额碳市场的规则。
更重要的是,CDM的“2012”正在步步逼近。《京都议定书》作为唯一一个得到国际社会认可、有约束力的二氧化碳减排协议将在该年到期。而第二承诺期中减排目标以及交易机制是否会出现变数,目前都不得而知。
下一步是VER?
综合各方面政治、经济上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业内人士都表示,中国应该尽早跳出CDM。那么,CDM之后的下一个发展路径在哪里?
作为不承担绝对排放限制义务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显然没有办法参考欧盟基于总量管制的配额制交易体系(EU-ETS)。那么因未签订《京都议定书》而同样没有强制减排总量的美国碳交易模式:自愿碳减排交易(VER),成为了中国碳市场下一步的可能性走向。
就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天津会议”期间的一个边会上,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官员公开表示,鼓励和支持CDM项目合作的同时,引导和规范自愿减排交易。而为促进自愿减排市场的《中国自愿减排市场管理办法》也将出台。
官方层面之外,一些国内的交易所针对VER的探索也已经有所展开。北京环交所推出了中国首个自愿减排碳标准——熊猫标准。同时,北京环交所将联手美国知名机构推出中国的新能源与VER指数,进而为中国VER定价。
而去年8月,北京环交所还做成了“国内自愿碳减排第一单”——天平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购买了北京奥运期间绿色出行产生的8026万吨碳减排指标。该项交易,折合吨价为33元,总交易金额为30万元左右,捐赠给了当地的社会福利组织。
同时,天津、上海的交易所已经开始试运行自愿减排服务平台。上海环交所也制定了一个自愿碳减排标准,并将这一标准首次运用于世博场馆的核查。不过,上海环交所总经理林健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各地的自愿碳减排标准还谈不上各自为政或者竞争。“现在都还是空白,我们都在作探索。”
那么,接下来的疑问是,没有强制减排义务的前提下,如何推动自愿减排需求?英国碳交易咨询机构高级研究员亚里桑德罗·维特利曾向媒体解释,自愿减排的需求主要出自三种,第一种是出自企业社会责任;第二种是国家尚未要求设定总量,但购买者预期国家将在未来某个时刻要求强制减排,因此先期获得排放交易的经验;第三种是希望购买现在的自愿减排量,能够在将来的总量控制交易中获得合法抵消。
最早引入VER机制的美国,需求最主要来自于第一种,即在各州对于环境保护的措施再加上跨国公司对企业责任感的履行。不过,虽然未加入《京都议定书》的强制减排队列,但由于美国很多州政府都设立了强制的总量目标,所以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实际上也引入了类似欧盟强制配额交易市场的交易模式,即存在一个合理的总量和分配机制。
参与互动(0) | 【编辑:李瑾】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