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市场未来发展的可能机制是:先自愿市场后强制市场,先商品市场后金融市场,先国内市场后国际市场”
今年8月份,两年以来中国的第八家环境交易所——贵阳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式挂牌成立。一面是发展碳交易概念当红,各地争相上马“环交所”;而另一面,一些专家却泼出冷水:我国“环交所”目前主要做的只是促成CDM项目以及环保技术资产等交易,而真正的碳市场无价也无市。
“无价无市”这个表述,正切中目前中国碳市场的要害。根本原因,乃是根据1997年达成的《京都议定书》,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承担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绝对总量”的限排。
这样一个强制总量指标的缺少,使得整个链条都无法打通。没有限排总量,就无法将排放配额向各个组织发放,产生不了由于碳排放稀缺性而导致的配额自由买卖,碳资产价值就不能评估,整个市场的价格体系也由此无法建立。“而没有碳价格信号,一系列的市场交易,以及碳金融服务几乎什么都做不了。”业内人士曾表示。
而整个国际碳交易的大环境也充满变数,《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将在2012年到期,新一轮减排目标达成之前,后事还扑朔迷离。
国内外政策、市场上的一系列障碍,使得中国碳市场至今还是有名无实。如何既保证本国经济发展质量,又借鉴国际经验引入市场机制激活国内碳市场,尽快找到一条“中国特色”的碳市场发展路径?
两三年的尝试后,虽仍然未有真正市场意义上的成果,但挫折中,中国碳市场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正在逐渐清晰。
CDM的“2012”
回顾全球碳市场的崛起,直接受益于《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中共涉及了三种市场交易机制,即清洁发展机制(CDM)、排放权交易机制(ET)以及联合履行机制(JI)。这三种机制的本质都源于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低成本减排路径的经济学原理。
这三种机制中,ET与JI都是在发达国家缔约方之间采用的减排机制,只有CDM把发展中国家缔约方纳入了机制实施主体,也就是和中国最相关的机制。
到目前为止,中国是申请CDM项目最多的国家之一。根据公开数据,在联合国CDM项目签发总量中,中国已经占到48%上下的份额,卖出的排放量总共1.88亿吨,流入国内的资金至少可达18亿美元。
光卖卖空气,就有大笔美元入账,看上去这是一个“一本万利”的生意。然而,最大的赢家并非是中国,而是许多在中间倒买倒卖的国际投机机构。
实际上,只有今年8月份甘肃锦泰电力有限公司与摩科瑞能源贸易公司的金口坝项目,是中国第一例在北京环交所实现的场内交易,即由项目业主自己承担前期开发成本,等项目注册成功后再寻找买家的单边CDM项目。在此之前,很多收购中国CDM项目的中介机构,只需要支付较低的开发成本,等项目正式注册后再转手卖给下家,或者去二级市场加价出售,其中差价可达60%到100%不等。
“这就像是农民种了白菜,把最辛苦的事情做完后,被菜贩子低价收购后去城市的农产品交易市场贩卖。赚了高额利润的实际上是菜贩子而不是农民。”这个卖白菜的例子成了各界描述中国CDM市场最常用的比喻。
参与互动(0) | 【编辑:李瑾】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