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作为棉花大省的湖北并不孤独,全国范围内的棉花种植面积萎缩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就有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已经下降至7769万亩,同比下降12.5%,为2003年以来最低值。
“中国每年棉花市场的需求大概是1200万吨左右,国产总量大概在700万吨,其他都需要从美国、印度等国进口。这样一来,国内棉花价格直接受外国种植面积变化影响。”长期研究棉花行业且从事棉花期货投资的湖北银丰棉花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部经理全正涛如是告诉《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从中国棉花网上了解到的信息亦显示,不仅中国,作为全球棉花净出口大国的美国,其棉花产量也从2005年的520.1万吨下降到了2009年的265.4万吨,下降幅度高达48.97%。而作为中国最大进口国的印度,已从今年4月开始频繁限制棉花出口。很显然,在当今全球化的环境中,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最大的棉花消费国和最大的棉花进口国,“我国棉花价格除了受本土内部因素影响之外,来自外部的供需关系也直接作用于价格本身。”
拉紧的资金链
往年的这个时候,张普金和他远在安徽、江苏、湖南等地下游纺织企业的客户朋友们会联系热络,可今年,他却面临着无货可售的窘境——不仅仅是库中无货,更是因为囊中羞涩,“银行给我贷了200万元,可按照现在这个行情,这一点钱根本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和张普金一样,散落在江汉平原各个角落的棉花加工企业的负责人都面临着同样一个问题:缺钱。
在湖北荆门广银棉花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银棉花)3楼办公室里,个性直爽的董事长李仁虎向《每日经济新闻》诉苦说:“我们县里的农发行今年总共才给我500万元的贷款,可我们企业今年必须要筹到不少于1.5亿元的收购资金才行。”作为湖北省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广银棉花还曾是国家唯一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试点的民营企业,具备年加工皮棉万吨的生产能力。可就是这样一家实力尚可的企业在今年也不得不低头,“我们公司一般每年可以从银行拿到3000万元的企业贷款,今年资金确实有点紧张。如果价格不是涨得这么离谱,我们每年也就需要7000万元左右的收购资金。”
对于剩下的巨大资金缺口,李仁虎表示将不得不通过社会融资和员工集资等方式来自行筹集,但他或许还不知道给他放款的农发行同样也在承受着巨大的风险压力。
10月12日,《每日经济新闻》从湖北省农发行了解到,9月底,农发行在系统内下发《认真执行2010棉花收购贷款上线和贷款风险控制线的通知》。根据这一文件,2010棉花年度的标准棉的贷款上线设定为700元/担,最高可上浮50元/担。按照750元/担测算,折合籽棉的贷款上线为7元/公斤左右。这一红线界定了棉花加工厂们收购1公斤棉花能够获得的最大贷款额度。
而现在荆门地区的行情是籽棉的收购价格已经涨到5.7元每斤,也就是11.4元每公斤,这已远远超出农发行的贷款最高限度。“大多数棉花加工企业每年至少有一半的资金来自于农发行的贷款支持。如果今年银行贷款额度都是这样子,我估计很多企业,尤其是那些中小企业将会倒掉一批。”李仁虎如此预测道。由于价格上涨传导给棉花产业链条各个环节的资金压力都是对企业能力的一种挑战,湖南东信棉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孙明就告诉《每日经济新闻》称,“我们现在是全国各地到处拜访棉花供应商,今年棉花价格上涨幅度超出我们的预期。”他表示,目前公司的资金压力和经营风险都不小,“一方面,我们的车间机器设备不能停,这就需要充足的原料供应;另一方面,我们确实又不敢贸然提高我们的产品价格,否则卖不出去。”
其实,在李仁虎看来,客户们的压力并不是那么大。“我给他们算了一笔账,就算现在拿最高价格的皮棉,纺织企业还是可以做到每吨有8000元的利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前5个月,我国整体纺织行业及棉纺织业利润率分别为4.7%和4.92%,为近年来最高水平。“农药、化肥和人工等成本价格都是翻了几倍,而棉花价格这儿才涨了60%。所以,我倒觉得棉花价格应该继续涨,这样有利于棉花行业的长期发展。让农民有种植棉花的积极性,才能真正解决我国棉花产业的根本问题。”
参与互动(0) | 【编辑:李瑾】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