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0月19日电 题:央行突祭加息利器 显经济企稳信心
中新社记者 贾靖峰
中国央行束之高阁两年又十个月的“加息”利器终又出手。央行19日晚宣布上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因忌惮经济回稳不力,美国至今尚在鼓吹“扩大量化宽松”,而中国自2008年连续降息以来,已完全停止拨动基准利率“指针”。
中国此番出先手“加息”,必有底气。
事实上,全球经济乍暖之时,“加息”传递的信息除了通胀预期外,更重要的是显示当局对经济回暖的信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今日就此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央行此次分别上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至2.5%、5.56%,表明中国政府已确认宏观经济从一季度高位阶段性回落并企稳后,正在环比回升。
申银万国首席分析师李慧勇今日亦对本社记者表示,自今年年初中国将管理通胀预期列为三大调控目标之一以来,通胀问题一直存在却始终未加息,是因经济不稳,恐企业不能承受加息压力。而目前宏观数向好,上市公司三季报显示企业业绩好于预期,加息显示当局对经济企稳抱有信心。
不过,加息又将牵出不少经济热词:通胀、地产、热钱。
其一,警示通胀预期及物价走势。巴曙松表示,央行加息,显示其对下半年及明年物价走势持谨慎态度。业内消息称,最新的CPI数据可能已在敦促中国进一步紧缩货币。
其二,房地产资金遭遇调控狠手。巴曙松称,加息缩小了负利率程度,可一定程度上强化房地产调控效果。李慧勇则认为,中国各部委相继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是“组合拳”,到目前为止,金融方面唯一没出拳的就是基准利率,李认为,加息对房地产调控将有巩固作用。
其三,扩大中美利差,加重“热钱”之忧。近年中国罕有先于美国加息之举,或因热钱之患。不过李慧勇表示,中美加息并不存在必然的先后关系,而取决于本国经济状况。近期美国表示还将扩大量化宽松政策,中国加息,是反其道而行。李慧勇亦认同,加息将导致中美利差扩大,热钱管理难度增加。
他表示,七月份以来,热钱流入中国的规模确实正在加大。就中国未来如何对冲热钱,他认为央行可能继续实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及发行央票的对冲策略。完
参与互动(0) | 【编辑:吉翔】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