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质监局上周末通报说,在近期的酒类抽查中发现7个批次的白酒不合格。个别厂家采取减少原料投放多加水的办法来降低成本,导致白酒不合格。 对此,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刘卫兵作如下点评:
刘卫兵:山西省质监局上周通报,在近期的酒类检测中,发现七个批次的白酒不合格,当然它也通报到整个白酒的合格率达到90%以上,而且不合格主要是原料当中用了加水的方式,乙酸乙酯包括酒精度不合格。
实际上我们如果注意观察,每周几乎都有有关食品问题的相应新闻,当然这也凸显了我们整个社会逐渐对食品卫生、安全、质量等问题的高度关注。民以食为天,我们认为各级政府应该都向山西质检相关部门一样,应该定期发布对本地区的食品抽查的这种结果。让老百姓买上安心、放心的食品。
当然通过山西的酒量七个批次的白酒不合格这件事我们也注意到,实际上就是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偷工减料,向酒里兑水。我们注意到根据相关的食品安全法,对于这样的处罚第85条,也就是罚款五万元以下,并处获金额5倍到10倍以下的罚款。记者连线说,当地在整改加紧技术改造,但是从中其实我们可能想进一步的发问,是否有必要每一个县都要一个小酒厂吗?是不是应该把小酒厂向大的食品厂整合,包括低端这种食品也应该规模化科学化生产。
参与互动(0) | 【编辑: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