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众多同情的黄光裕在特别股东大会上落败,原因何在?本报今日探讨黄光裕因何失利,不是落井下石数落黄光裕,而是因为国美事件的始末已经超越了一个企业本身,给正在转型中的中国公司提供了绝佳的实战案例和启示。
“黄光裕已受14年的惩罚,善良的你何必再落井下石?”一则在香港报纸上刊出的煽情广告并没有得到良好回应。前晚,国美公布特别股东大会上,占总股份81.23%股权的股东行使了表决权,但剔除黄光裕自己的股份,只有约占总股份6.62%的投资者坚定“挺黄”。黄光裕输在哪?是吝啬权力下放,不愿与管理层共享收益?是众叛亲离,找不到合适操盘人?还是遭人算计,钻进自己设的迷局里面?
黄光裕方面昨日傍晚向本报记者发来一封“让我们共同爱护国美——来自创始股东的感谢”,透露大股东“坚信必将最终取得全面的胜利”,呼吁“大家一如既往地支持国美,支持创始股东”。
不过在付出巨大成本之后失利的原因,“感谢信”中只字未提。黄家手头的资源短期内或许不再足以继续发动股权争夺大战,黄光裕方面是否应该痛定思痛?
失利原因一
建超级特权董事会 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股东大会的结果也并非就是黄光裕“全输”的局面,虽然黄光裕提出了5项动议,但归纳起来就是两条:重组董事会和撤销增发的一般授权。输了前一条,但赢得后者,黄光裕直呼“已将陈晓手中的刀夺下”。
但这把刀恰恰是黄光裕自己“送”出去的。学者马光远指出是“黄光裕打败了黄光裕”,黄光裕此前为了自己在资本市场的操作便利,不断修改国美的公司章程,并将董事会凌驾于股东大会之上,“董事会可以各种方式增发、回购股份,包括供股、发行可转债、实施对管理层的股权激励”。
陈晓恰恰是利用了黄光裕的这些“遗产”,导致黄光裕方面一直担心陈晓利用“增发”王牌摊薄、边缘化大股东。
启示
公司章程是公司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准则,是公司的宪章,它既是公司成立的基础,也是公司赖以生存的灵魂。如果个别股东,即使是创始股东为求私利而擅改公司章程,难免会为公司发展留下祸根。“未来很难预测,今日掌控的局面极有可能因个人的意外而变得危机重重”,业内人士如此分析,“过于相信自己的控制力,而忽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资本意志,很有可能自尝恶果”。
失利原因二
舍不得股权 套不住高管
记者发现,跟随黄光裕打拼多年的国美多位管理层,从决战开始之际,就始终以“对方”的形象出现在黄光裕一方面前,“最为核心的因素就是黄光裕对股权激励的态度”。
虽然在官方的表态中,黄光裕一方强调,大股东一直在推进管理层股权激励计划,并评价陈晓的方案显得有些草率,在股东大会决战之前甚至还放风,如果黄家取胜,将建议董事会优化和延展股权激励方案,并分期适当扩大激励规模。
“只是这一切都停留在口头上,画饼充饥,没有得到任何的落实”。“在黄光裕时代,高管想要获得股权激励简直是不可能。”曾在国美任职的一些要员这样反馈。而坊间关于黄光裕权威至上、对待经营管理团队极其刻薄的说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国美内部人员的佐证。
再看看陈晓,在国美最为危机的时刻推出股权激励方案,不仅稳定了公司,也彻底捆绑了包括曾任黄光裕“私人代表”的国美现任总裁王俊洲在内的管理层。
启示
在公司的发展历史上,股权激励作为合理激励公司管理人员勤勉尽责的方法,已经为世界各国的大公司纷纷推行。以国美竞争对手苏宁电器来看,张近东实质推进的动作早已有之,只不过是因为客观因素导致方案落实迟于国美。
参与互动(0) | 【编辑:何敏】 |
相关新闻: |
专题:股东“天平”与高管利益链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