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对人民币汇率问题意气用事将使中美两败俱伤——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财经中心

美对人民币汇率问题意气用事将使中美两败俱伤

2010年09月25日 19:03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一些美国国会议员竭力兜售一项旨在以人民币汇率为由、对中国产品实施惩罚性措施的法案之时,多位中外专家25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美国试图逼迫人民币大幅升值是将人民币汇率问题政治化的意气用事之举,不仅无益于解决自身问题,反而可能会放缓美国经济复苏步伐、挫伤全球经济发展势头。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说,如果美国执意将人民币汇率问题政治化,将造成两败俱伤的后果,给中美关系大局和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伤害。

  宋泓表示,目前人民币大幅升值将给中国经济带来无法承受的压力,在出口、就业等方面带来严重损害,进而严重影响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而随着中国对全球经济贡献率的快速上升,这也必将扰乱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经济的发展步伐。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2日在美国友好团体举行的欢迎晚宴上表示,目前人民币不具备大幅升值的条件。他还强调,汇率和贸易顺差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中国许多出口企业平均利润只有2%至3%,最高5%。如果人民币升值达到美国一些议员所提出的20-30%,那么不知道多少企业会倒闭,多少工人会失业,多少农民工会大规模返乡。

  美国投资家、《中国三十年》的作者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对新华社说,汇率水平虽然在理论上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平衡关系有一些影响,但决定因素在于两国的生产力水平、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而中美之间的贸易平衡状况则是两国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生产力水平的真实体现。

  库恩说:“缓慢、渐进的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步伐将给各方带来更好的效果。大幅升值人民币将给中国的经济与社会稳定带来严重破坏,进而严重影响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此外,大幅升值还危及很多在华投资的美国企业。”

  然而,一些美国政客却在宣扬大幅升值人民币将给美国带来的所谓好处。

  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本周早些时候说:“如果中国允许人民币大幅升值,将给美国带来100万个制造业的就业岗位,一年内就能将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减少1000亿美元。”

  库恩说:“这一估算言过其实、误导美国民众。即使美国减少了从中国的进口、降低了同中国的贸易逆差,但是在保证美国人生活水平不下降的前提下,这些减少的进口也必将被来自墨西哥、越南等具有低成本优势的国家的商品所取代。”。

  “即使美国国会通过这一法案,对美国创造就业机会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除非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大规模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否则传统的制造业就业机会不会返回美国。”库恩说。

  前伦敦市副市长、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客座教授罗思义说:“佩洛西的言论夸大其词。美国国内早已基本停止生产从中国进口的绝大多数产品,而且由于全球经济分工,美国在这些制造业领域也早已失去竞争力。”

  罗思义说,美国国会议员应该尽早提出一些有助于解决美国经济所面临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的举措,而他们正在推动的一系列针对中国的惩罚性措施,不但无助于解决美国自身问题,反而会大大削弱中国经济的增长。

  包括来自美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和詹姆斯·赫克曼在内多位资深经济学家对新华社记者表示,造成美国贸易赤字的根本原因是美国过度依赖消费的经济发展模式。

  库恩说:“美国对中国持有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不言而喻,那就是美国消费太多、储蓄太少,因此无法清偿因入不敷出所带来的债务。”

  罗思义认为,高昂的军费和医保开支让美国政府的财政不堪重负。这两项开支的增速是其他所有开支增速的四倍。如果美国不解决这些问题,让消费继续保持在高位,那美国的进口就很难降低,即使从中国的进口减少了,也会被其他国家取代。

  “事实将证明,逼迫人民币大幅升值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宋泓说。

  罗思义说,中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不但符合中国自身的利益,还有利于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经济的发展。这一点已经由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强劲的进口带动全球经济复苏所证明。

  “中国不应该实施那些会破坏自身以及全球经济发展的政策。如果中国大幅升值人民币,不仅不能帮助美国,反而会伤害中国经济和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经济。”罗思义说。(记者 张正富 徐兴堂)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