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CPI再创新高,到底该不该加息——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评论:CPI再创新高,到底该不该加息

2010年09月13日 08:22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5%,涨幅比7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这也是22个月来的最高涨幅,高出了通胀警界线0.5个百分点。

  官方分析第一原因是翘尾因素。这个影响了1.7%,占同比涨幅3.5%的48.6%。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新涨价因素。主要是由于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所造成的,粮食同比上涨12%,鲜菜同比上涨19.2%,肉禽也上涨了。8月份猪肉价格环比上涨了9%,鲜菜上涨了7.7%,蛋上涨了7.5%,这三种农产品的价格在8月份涨幅比较大。综合来看,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对新涨价的因素贡献了70%左右。

  细心者可以发现,这两个原因与7月份创新高时几乎一模一样。同时,5月份、7月份两次创新高时,一些专家就说,CPI已经到顶,后续涨价动力并不强。这次再次创出新高后一些专家又出来说同样的话。

  以笔者分析,物价继续上涨的可能性非常之大。首先,粮食涨价一时很难控制住。因为,这次粮食涨价的基础是今年我国夏粮减产、早稻歉收,秋粮形势也不容乐观。同时,外资抢粮。粮食市场收购格局正在悄然转变。国家调控、控制粮食价格的能力与市场势力的影响力正出现微妙的消长。加之天灾等的大肆炒作以及国际粮食市场已经出现暴涨、一些国家纷纷限制粮食出口,国际粮价上涨趋势不会改变。其次,蔬菜价格在夏季以及初秋旺季都居高不下,进入三四季度后蔬菜价格回落的可能性并不大。大蒜价格已经上升到每市斤10元钱以上,姜、香菜等也都在六七元一市斤。猪肉等肉类价格刚刚进入上涨通道。这些占CPI比重较大的项目价格持续上涨,CPI回落不到哪里去。再次,在一些专家声嘶力竭呼吁、要求下,资源、能源价格改革已经开始,水电气价格已经涨过一波,新一波涨价正在酝酿中,这对于CPI将是雪上加霜。因此,我们对于一些专家所谓CPI数据已经到顶的观点也要抱有适当的怀疑精神。

  CPI持续创新高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已经对城市百姓生活造成负担,特别是对中低收入者的生活造成较大压力。占绝对多数以储蓄为理财方式的百姓,其财富正被上涨的CPI吞噬掉。3.5%的通胀率,高出2.25%——一年期居民定期储蓄1.25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居民10万元一年期储蓄存款,一年虽然名义利息收入为2250元,而实际上不但没有一分钱收入而且无形中被吞噬了1250元。另一个可怕的情况是,高额负利率政策可能把大量的储蓄流动性赶出银行,进入到股市、楼市中,吹大股市楼市泡沫,酿造金融风险隐患。

  应对CPI节节攀高首先应该是利率手段。但是,动用利率手段目前争议性非常之大。笔者认为,加息不能不考虑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美国、日本等经济体仍然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时候,中国贸然加息可能使得汇率出现大的波动,人民币直线升值。这对于出口十分不利,目前中国出口已经连续三个月出现回落,加息可能使得出口形势更加严峻,进而对仍然没有摆脱出口型经济依赖的中国经济造成大的影响。这是反对加息者的主要担忧。其次担忧中国经济增长目前面临新的挑战,此时加息造成的流动性收紧对国内经济是否会造成影响呢?

  关键问题是,加息与否必须权衡利弊。如果不加息,可能使得以储蓄理财为主的百姓财富被吞噬,将大大加重城市百姓的经济负担。在工资性收入增长停滞或者增长异常缓慢的情况下,CPI直线上升对广大中产阶级以下百姓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加息直接影响的是股市股民,直接影响的是购房需求。但是,储蓄群体远远大于股民和购房群体,也就是说,加息对多数人有利,对少数人不利。从对经济的影响来看,当前的市场流动性足以支撑经济发展,加息收缩的流动性对国内经济构不成影响。唯一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应对加息对汇率的影响,进而对出口和中国经济的影响。

  日前,央行行长周小川暗示加息,央行货币委员会委员李稻葵也倾向于加息。综上所述,笔者也认为,应该采取适度加息的策略。

  □特约评论员 余丰慧 银行职员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