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大农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力度,2007年6月,农业部启动了“金蓝领计划”试点工作,3年多来,农业部紧紧围绕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重点环节,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优化舆论环境,推动农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技能培训 高技能人才队伍逐步壮大
要壮大农业高技能人才队伍,技能培训是第一步。“金蓝领计划”的一个重要落脚点就是示范对农业人才的技能培训。该计划先后选择在农业行业中保障基础产业发展和重点工程项目,以及技术性强、服务质量要求高、关系广大消费者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多个职业领域、57个单位(地区)开展试点工作。 3年多来,在高技能人才培训内容、方式和创新工作机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在农业部的指导下,各试点单位实施技能培训时,科学选择培训内容,不凭主观想象和行政命令,而是换位思考,站在参训者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根据人才需求定内容、定教材、定老师,取得了良好效果。河北农垦针对试点农场农业生产实际编写了《牛的繁殖技术》和《乳与乳制品检验》两本培训辅导材料,在编写、审定各个环节,聘请教学、科研、生产等各类专门人才,加大技能操作的比重,使内容通俗易懂、直观易学。新疆畜牧培训中心聘请经验丰富的一线人员,在培训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实际操作演示,提高了技能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按照试点工作总体部署,各试点单位立足行业发展和自身需求,积极拓展培养途径,初步探索形成了以用人单位为主体、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相联系和主管部门大力推动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采取“政企联动”方式,组织农业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分别与有关农机生产企业联合举办插秧机、联合收割机和大中型拖拉机维修高技能培训班,经过培训和严格考核鉴定,一批学员分别获得中级工、高级工、农机修理技师资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南熙可食品公司根据“企业+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创立了贯穿各个生产环节的培训制度:在公司联系的每个村设立一所熙可技校,请专家在关键农时季节到村讲课,培养果树园艺技术能手;在生产车间的技术工人中开展“蓝色证书”和职业技能培训,员工分别持有蓝色证书和食品加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在试点工作中,各试点单位结合以往经验,充分认识到了实训基地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发挥的积极作用。”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农业部将通过推荐评比,认定一批基础条件比较好、师资力量比较强、培训经验比较丰富的部级重点实训基地,并依托现有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培训机构,分期分批在全国建设一批面向农业全行业、面向全社会提供实训和技能鉴定服务的公共实训基地,使之成为农业部门新的公共服务窗口,面向全社会开展农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和鉴定服务。”
考评激励 高技能人才成才通道日益畅通
辽宁省农村能源主管部门制定了《沼气生产工技术考核与评价办法》,明确技师考评采取技能鉴定与综合评审相结合的办法,综合评审重点考核工作业绩、技术革新、传授技艺等方面;江西省上十岭垦殖场结合企业特点,对长期工作在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给予股份奖励;新疆兵团农二师出台高技能人才奖励政策,将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工资、奖金挂钩……在各地“金蓝领计划”试点单位,农业高技能人才考核评价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农业高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日益畅通。
在今年的“金蓝领计划”工作中,农业部对试点单位明确了以下工作重点:
针对基层人员学历低、年龄偏大、技能水平低等问题,适当降低技能鉴定理论考核成绩比重,加大技能考核比重,增加业绩考核内容,把实践技能作为检验高技能人才水平的主要标准,从农业生产实践中选拔农业高技能人才,探索新的高技能人才选拔机制。
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基础建设。推进农业行业新职业(工种)的研究论证工作,加大职业标准、培训教材和鉴定试题库开发力度。通过组织开展现场观摩、经验交流及举办培训班等方式,不断加强考评人员、质量督导人员队伍建设。
继续组织实施农业高技能人才鉴定体系建设项目。加强鉴定机构管理,完善奖惩退出机制。进一步完善鉴定质量督导制度,不断扩大鉴定质量督导工作覆盖面。组织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研究。
建立健全培训、考核、使用与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研究制定高技能人才聘任、工资、出国进修和带薪学习、培训等方面的激励政策。
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展示农业高技能人才风采,在全行业激发学技能、重技能的热情,营造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
据了解,为从制度层面推动农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农业部成立了专门的职业技能开发标准化工作机构,初步建立了农业行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编制了56项国家职业标准和20项行业职业标准,编写了37套培训教材,开发了24个职业的鉴定试题库,开展了鉴定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试点工作,培养了一支熟悉政策、掌握教育培训方法和鉴定考评技术、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考评、师资、质量督导专家队伍。
释放才智 一批“能工巧匠”脱颖而出
经过“金蓝领计划”3年多的探索实践,农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健全,工作机制逐步完善,一批素质高、用得上的“能工巧匠”脱颖而出,为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通过加强对农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农业高技能人才在总量、素质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升,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并带动了中、初级技能劳动者队伍建设,对整体农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了积极带动作用。如辽宁省农村能源行业与试点前相比,高级工从77人提高到280人,增长了近4倍,培养技师77人、高级技师13人,高技能人才总量比试点前都有了明显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各试点单位高技能人才的增长幅度平均在10%以上,技能人才队伍结构有了一定改善。
随着农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深入开展,大量高技能人才不断涌现,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提升了产业发展层次。如湖北鄂州水产养殖业通过高技能人才的带动,正朝着健康生态养殖方向发展,全市无公害养殖面积达26万亩,水产养殖模式发展到10个,水产品质量明显提高,“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产品安全型”的养殖理念深入人心。当地渔业行政管理部门在实践中认识到,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是水产养殖业发展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关键。
农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对促进农民增收作用明显,农业高技能人才不仅通过自己的高超技术和精湛技能率先致富,还带动了周边农民增收致富。如湖北武汉新洲区通过试点工作,培养了一批水产技术推广员、水生生物病害防治员,其中20名技术指导员分别与所联系的示范户签订了技术服务合同。通过技术指导,全区400户渔业科技示范户每亩平均增产63公斤、增收385元。
各试点单位围绕行业发展培养农业高技能人才,为农业重点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如农业技术指导员、肥料配方师等新职业的开发及其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对保证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等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能源行业通过加强沼气生产工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了沼气技工的技术水平,改善了沼气技工队伍的等级结构,高技能人才数量明显增加,确保了“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对人才的需求。
今天,农业高技能人才的评判标准不断更新,单纯以学历、资历划线的标准已受到质疑,取而代之的主要标准是能力和业绩。“金蓝领计划”中一系列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大动作”,让农业高技能人才“才气”大增,必将使这支兴农强农的“生力军”发挥更突出的作用。
参与互动(0) | 【编辑:王槊】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