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宁县农业局副局长吴崇科认为,一埯多株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是将原来玉米生产由粗放式向科学化发展。今年一埯多株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在部分乡村试行后,很快口口相传,很多乡村纷纷要求推广,到现在为止的初步统计,明年全县这种玉米栽培新技术将大约扩大到10万亩。我们要继续加大力度,让这项利国利民的新技术得到广泛推广。远道从献县、饶阳县等地赶来参加现场观摩会的代表也对这种玉米栽培新技术大加赞扬,表示明年将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
玉米主产区推行栽培新技术
在中国的三大粮食主产品水稻、玉米、小麦中,水稻以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实现了大幅度的增产,在为中国乃至世界解决粮食问题上做出了世人皆知的杰出贡献。在杂交水稻的高产似乎到达一定程度的技术顶峰后,作为第二大粮食作物的玉米的增产新技术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应该说,玉米“一埯(穴)多株”高产栽培技术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
据了解,我国玉米栽培在经过了肥料工业技术革命和杂交种业技术革命后,许多专家学者试图利用各种模式再次提高玉米单产,但收效甚微。于占清经过10年探索与试验,终于发明了玉米“一埯(穴)多株”高产栽培技术,并于2008年正式获得国家专利。据了解,这种玉米新技术改变了传统单株种植模式,在一穴里种植三株以上玉米,亩保株数6000株左右,比传统栽培方法多2000株左右,它采用专用的播种机、良种、肥料和调节剂,科学合理的行距和穴距把玉米地通风透光调整到最佳的合理状态,在株数增加的同时,提高抗倒伏能力,不但超高产而且稳定,产量增幅一般在20%-50%甚至更多。这一可望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产增收带来革命性变化的农业重大技术发明,博得了国内外科技界、发明界的高度肯定,被认为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第三次革命”。
玉米栽培的这种新一代技术发明为有识之士慧眼识珠。怀抱对农业增产增收的特殊追求,河北福路特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红梅和她的团队,一步步将这种玉米栽培新技术推向广大农村。
经过4年筚路蓝缕般的开拓,这种新技术取得了初步成效。据福路特公司总经理闫洪文说,在各地农业、供销合作社、科技等政府部门以及农资经营者的支持下,通过全托管或半托管模式与农民合作,目前,在河北、河南、安徽、山东、江苏等北方玉米主产区,已有110个县(市)采用这种新技术,推广村级基地1.7万多个,种植面积160多万亩,增产粮食约6.4亿斤。
农业部、河北省及石家庄市等方面的专家对多株玉米示范田进行了实地测产后表示,多株玉米是目前玉米高产栽培的可行途径。
这项新技术的推广还只是开始,福路特制定了目标宏大的“千县万顷富农工程”5年计划。按夏玉米增产400斤/亩和春玉米800斤/亩的标准计算,全国玉米种植面积4.54亿亩,如推广10%的面积,预计到2016年,此项技术每年将实现新增粮食近300亿斤,为农民增收200-300亿元!
2009年,国务院通过《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国粮食生产能力达到5500亿公斤以上,比现有产能增加500亿公斤。为实现这一目标,《规划》提出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充分挖掘增产潜力,着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步提升”。
观察人士指出,一埯多株玉米栽培新技术及其延伸出来的新的农业经营模式,可谓民间力量对国家所倡导的农业发展新方向的自发呼应。这项新技术如得到大面积推广,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是巨大的。它不仅将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而且对耕地的高效利用,对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的提高,对农业经营模式的进一步现代化以及对促进国家粮食安全和长期困扰经济的粮价问题的解决,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与意义。(记者谭俞雄 )
参与互动(0) | 【编辑:何敏】 |
相关新闻: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