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能否摆脱“资源的诅咒”?——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鄂尔多斯能否摆脱“资源的诅咒”?

2010年09月01日 22: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9月1日电 题:鄂尔多斯能否摆脱“资源的诅咒”?

  记者 闻育旻

  作为中国产煤最多的地级市,鄂尔多斯已成为全国首个亿吨级现代化煤炭生产基地。而煤炭资源蕴藏的丰富和煤炭所带来的财富是否会给鄂尔多斯带来“资源诅咒”?鄂尔多斯人正在用行动给世人一个答案。

  鄂尔多斯市副市长包崇明日前在向全国网络媒体记者介绍市情时表示,鄂尔多斯全市已探明的矿藏有50多种,其中煤炭探明储量1696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8000亿立方米,分别占全国的1/6和1/3多,还有全国最大的整装气田——苏里格气田。

  作为煤炭资源丰沛地区,鄂尔多斯市建设了世界第一条煤直接液化、国内第一条煤间接液化生产线,成为全国首个亿吨级现代化煤炭生产基地,煤炭产量由2000年的2679万吨增加到3亿多吨,洗选率达到40%,电力投运1200万千瓦,努力建成过千万吨的煤化工、天然气化工和氯碱化工生产能力,初步形成煤-油、煤-气、煤-醇等产业链,现代煤化工已成为地区最具竞争力的产业。

  资源的丰沛固然令人欣喜,但经济学上著名的“荷兰病”(Dutch Disease)案例则又不免让人对鄂尔多斯市的发展产生一丝担忧。“荷兰病”是指自然资源的丰富反而拖累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现象。经济学家们则常常以此来警示经济和发展对某种相对丰富的资源的过分依赖的危险性。荷兰上世纪50年代因发现海岸线盛藏巨量天然气,而迅速成为以出口天然气为主的国家,其他工业逐步萎缩。资源带来的财富使荷兰国内创新的动力萎缩,国内其他部门失去国际竞争力。至上世纪80年代初期,荷兰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经济学上,将这类与矿业资源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简单叫做“资源诅咒”。

  为避免“荷兰病”、“资源诅咒”,为避免重蹈许多资源型城市因资源枯竭而陷入困境的覆辙,近两年,鄂尔多斯市开始把目光投向新能源:重点发展风能,稳步发展太阳能,加快发展生物质能,大力开发利用沼气,打造新能源产业的示范区,实现全市经济结构转型。

  鄂尔多斯市发改委主任张世旺介绍说,转型的最重要方面就是在科学合理开发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同时,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构建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产业体系。目前,全市已经形成10万千瓦风电、205千瓦太阳能发电、2.4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尚有一批新能源项目在建和将建。

  鄂尔多斯还从投资结构这个源头入手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汽车制造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建设了东胜-康巴什-阿镇先进制造业基地,目前华泰集团5万辆轿车、30万台清洁型柴油发动机和10万台自动变速器项目已经建成,精功集团1万辆载重车、中兴集团1.5万辆特种汽车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今年重点推动奇瑞集团30万辆整车及零部件制造项目,汽车产业正在朝着规模化、配套化方向加快发展。

  此外,鄂尔多斯更大力发展以金融和物流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东胜区50万平米金融广场建设即将建成,年内将入驻50家金融机构,达旗、东胜、阿康、札萨克四大物流基地加快推进,初步形成了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格局。

  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年在研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时曾指出,今后10年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

  鄂尔多斯正迎来西部大开发的下一个十年。在下一十年中,鄂尔多斯是继续走资源开发的老路,还是摆脱“资源诅咒”,世人正拭目以待。

参与互动(0)
【编辑:闻育旻】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