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浙江的宁波港货运到码头,许多企业被通知“爆舱”,只能找另外的船运公司或者等待下一个航次。
据记者了解,随着外贸的复苏,加上圣诞商机的叠加效应,浙江外贸出口货物吞吐量大增,货运费用也水涨船高,更让货主纠结的是,即便是出了钱,也不一定能及时把货物运走:因为订不到集装箱来装货。
货物滞留码头
8月份,宁波美博进出口有限公司有4个批次的出口货物堆在码头上,足足放了半个多月,就是找不到出港的集装箱舱位。而且还不止一次遭遇“甩柜”,让他们面临被国外客户索赔的风险。
该公司的出口部经理陈聪说,目前正是公司出口圣诞用品和外国贸易商囤积明年1月份开学用品的销售旺季,出口量很大,但8月初4个批次的货物,因为没有集装箱舱位,只能滞留在码头上,直到目前才出完,“我们算是出口量比较大、谈判能力比较强的企业,船运公司还会比较照顾,小企业碰到甩柜的情况就更多了。”
浙江奥康鞋业股份有限公司也在这段时间遭到“甩柜”。公司进出口业务负责人李海军说,8月初,他们有5个基本柜的皮鞋要出口到挪威,先是打算从上海港走,结果临时被告知没有舱位,公司立即联系了深圳港,结果也是临时遭“甩柜”,最后只得一部分先走了空运,大部分被滞留了一周时间,“外商还保留了索赔的权利。”
箱子去了哪里?
现在的集装箱海运市场,是货比船多,船比箱多,最缺的就是集装箱,这让很多集装箱生产企业喜上眉梢。宁波新华昌运输设备公司是国内产能排名第三的集装箱生产企业。2009年,集装箱无人问津,工厂里堆满了数以万计的集装箱空箱,不得不停产15个月,这是新华昌第一次遭遇停产。到了今年七八月份,新华昌库存量最低的时候只有300多个TEU(20英尺标箱),该公司副总经理周红卫说,正常的库存应该在2万个左右。
上海东柜联集装箱有限公司宁波办事处负责人蒋练斌说,目前他们公司的集装箱也非常紧缺,完成现有的订单都比较困难,“杭州有一个企业来订5个箱子,我们实在没有办法完成,只好在宁波别的公司买了5个给他们。”
之前屡屡传出产品过剩的集装箱,为什么在需要的时候显得如此短缺?
蒋练斌认为,这其实是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首先是受两年前金融危机影响,给航运市场造成重创,国内几家大型集装箱生产厂商面临停产,有些甚至停产8个月之久,新的集装箱订单几乎没有。不料今年以来,外贸迅速回升,此时空箱开始紧缺。通常集装箱生产厂商,以及原料供应方包括油漆、涂料、钢材等,生产恢复需要较长时间,造成了目前暂时性的短缺。
其次,在金融危机低迷期,有很多船运公司开始闲置运力,退租空箱,大量空箱因运输费用巨大,而被船运公司滞留在国外的堆场里。
最后,因为货柜的销售低迷,不少集装箱生产厂家纷纷改变销售政策,以生产集装箱宿舍、活动房、移动厕所等产品为主,上海东柜联在2008年以前的业务80%是做货柜,目前80%的业务来自国内的工地、展会等,而且相比靠跑量的货柜,这些功能柜的利润更高,“一般做一个货柜能赚500元左右,一个工地上的集装箱房能赚1800元左右。”
货运价格涨数倍
陈聪说,目前宁波港是绝对的卖方市场,对船东非常有利,对外贸企业来说就非常被动了。与集装箱舱位紧张相对应的是,海运运价节节攀升。货柜短缺附加费、旺季附加费等各种名目的加价现象不断出现。
宁波美联外贸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黄玲亚说,他们公司的出口地主要在巴拿马地区,2009年一个高柜的价格是2000多美元,今年年初涨到了3500美元,目前的价格已经超过了5000美元,涨速惊人。另外,美国线每个大柜运费也从去年的1000多美元涨到现在的3000多美元,中东有些地区航线的涨幅接近10倍。温州中海船务代理有限公司李一表示,今年以来海运费用一路上涨,由于部分航线运力紧张,近期价格可能还会上涨,部分航线呈现出一周一个价的上涨势头。
从最新发布的波罗海干散货运价指数来看,上涨85点,为连续第13个交易日上涨,达到6月17日以来最高水平。该指数自8月5日以来累计涨幅达到44%。
海运价格节节攀升和外贸复苏有关。杭州海关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浙江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1414.6亿美元,同比增长39.9%,并且在5、6、7月连续3个月创下单月的新高。加上七八月份本来就是传统的航运旺季,需求增加促使了海运价格上涨。
杭州海关的分析人士认为,事实上,目前国际上运力仍然是过剩的,按照他们的测算,虽然集装箱和船只会在七八月份的传统出口旺季有所紧张,但不应该出现这样的严重局面。
陈聪认为,这里面可能有船运公司人为炒作的因素:一方面,船运公司故意削减运力,裁撤航线;另外,还实行低速航行策略,有些航线的航速只有以前的70%,“以前一周不到就能回来的现在要10天。”这样不仅能减少成本,每条船的资源利用实现最大化,而且还能尽量抬高货运的价格,获取更高利润,也延长了集装箱在海上的周转周期,侧面造成了集装箱的短缺。 本报记者 李卫斌报道
参与互动(0) | 【编辑:贾亦夫】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