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8月17日电(记者 黄少华)全国政协17日在北京举行“着力扩大内需,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专题协商会。国家统计局原局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副主任李德水委员,和全国政协常委、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钱克明的发言都触及促进农民收入增长问题。
李德水指出,在发生全球金融危机的今天,我们要着力扩大内需、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同样需要到农村去寻找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扩大内需的主攻方向是农村,只有善待农民中国才有希望。
钱克明强调,在扩大内需过程中,只有促进农民收入更快增长,内需增长才有牢固的基础;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只有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农村发展不停滞,中国社会经济才能保持长期稳定发展,中国的现代化才能顺利实现。
他说,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已成为扩大内需的瓶颈。2009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高达3.33:1,农村居民约占 总人口的2/3,但其消费只占总消费的1/3,其消费水平要城市居民滞后10—15年。更为严峻的是,城乡差距还在继续扩大。如果这一趋势不能得到根本扭转,扩大内需将成为无源之水,而且还会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
李德水则提到,在居民收入中,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从1997年的2.5倍扩大到2008年的3.3倍。可见,农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处在最低端。而农民在这几十年的现代化建设中作出的贡献却是十分巨大的。当前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体是两亿多农民工。在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的各个领域,到处都能看到农民工的身影:一线建筑工人中的99%、制造业中的70%以上、采掘业中的80%以上、城市环卫绿化家政等人员中的90%以上都是农民工。他们已经成为中国产业工人队伍中的主力军和城市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而他们的月平均工资只有约1400元。在家务农的农民收入总体上比外出打工的还要低微。中国农村户籍人口八亿多,他们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如此低下,必然影响全国消费的增长。
他认为,这也正是中国增加消费、扩大内需的巨大市场潜力之所在。只要逐步使农民工转变为城市居民,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城镇化建设,就可以确保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三十年以上的平稳较快发展。
钱克明则分析,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很多。如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组织化、产业化以及农业科技应用水平不高,劳动生产率水平低,农业基础设施落后,自然灾害频发,农业内部增收的基础不牢;劳动力供需存在结构性矛盾,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缓慢;强农惠农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政策性收入所占比例不高;农村产权和金融制度创新滞后,财产性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贡献不足等。
他表示,促进农民收入更快增长,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既要挖掘农业生产的内部潜力,又要拓展农业外部增收的领域和空间,还要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让农民能够分享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成果。(完)
参与互动(0) | 【编辑:段红彪】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