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黄光裕与陈晓的这次较量胜负如何,双方后续均有牌可打
身陷囹圄的黄光裕似乎并不甘心输掉刚刚过去不久的两场“战争”:其一是陈晓不顾黄的反对,引进贝恩资本;其二,任命贝恩资本3人为国美非执行董事。
为此,黄光裕做了充分的准备:获得部分机构投资者的支持,以及充足的资金。
此前,在国美电器(0493.HK,下称国美)董事长陈晓看来,公司的“去黄化”已接近成功。他在年初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专访时,甚至说“这个阶段不用太关注他(黄光裕)怎么想”。
但在8月4日晚七点半向国美的发函中,狱中的黄光裕通过他所控制的香港公司、国美电器第一大股东——Shinning Crown Holdings,要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撤销此前国美股东大会通过的数项提案,同时要求撤销陈晓董事会主席及执行董事职务,撤销孙一丁执行董事职务,提名邬晓春、黄燕虹为国美执行董事。该函还指责国美近一年来业绩下滑,是因为陈晓领导的董事会管理不当,因而要求罢免。
次日上午,国美立即召开董事会,商讨对策。下午,即向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正式起诉,就黄光裕2008年1月及2月前后回购公司股份中的违规行为要求索赔;同时,对于黄光裕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动议,一并回绝。
国美的这项起诉是基于2009年8月7日香港证监会发起的一项调查。当时,香港证监会指称,黄光裕、杜鹃夫妇曾策划国美电器在2008年1月及2月回购股份,目的是以国美电器的公司资金购买本来由黄持有的国美电器股份,黄光裕将套现后所得资金用于偿还一家财务机构的一笔24亿元的私人贷款。此后,香港高等法院冻结了黄光裕、杜鹃夫妇及Shinning Crown Holdings、Shine Group Limited两家公司价值16.55亿港元的资产。
导火索
黄光裕从被监视居住至今,陈晓在国美扮演了“救火者”的角色。在外界看来,他临危受命,带领着陷于危机中的国美走出泥潭,并试图把国美从原有的家族式企业转变为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公众公司。国美的这种被动转型被资本市场一致看好,但陈晓的连番动作,也为日后与黄光裕的决裂埋下了伏笔。
2009年6月,陈晓通过增发引入贝恩资本,成为国美事实上的第二大股东;当年9月,又向机构投资者发行了可转债;同时,陈晓公布国美中高层的股权激励机制,让包括分公司经理在内的近150人获得股权。而在黄光裕时代,跟随黄多年的高管都无权享有公司股权。
但在部分人眼中,陈晓带领国美的19个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自己掌控国美建立基础。
陈晓和贝恩资本的亚洲董事总经理竺稼并不陌生。2005年初,身为摩根士丹利亚洲董事总经理的竺稼,曾经投资永乐,并与时任永乐家电董事长的陈晓签下对赌协议,此后,又助永乐登陆香港资本市场。
业界对于陈晓的质疑是,当初摩根士丹利与永乐签订对赌协议后,摩根士丹利利用市场化手段抛售永乐股权套现,让永乐的股价大跌,后又投资国美,拉高国美的股价。可以说,是摩根士丹利帮助国美收购了永乐。但此次陈晓却不顾黄光裕的反对,将贝恩资本引入国美。
参与互动(0) | 【编辑:李瑾】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