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关部门分别公布了一些很重要的数据。如国家统计局称截至6月末全国待售商品房逾1.9亿平方米;国资委公布,从2002年到2009年,中央企业上缴税金从2915亿元增加到11475亿元,国有企业的税负是私营企业税负综合平均值的5倍多;以及国家统计局称,统计表明,数据不支撑“国进民退”,等等。
关注和研究经济问题,离不开对相关经济数据的分析。正式公布的经济数据、特别是重要的经济数据是否准确、真实,这些数据能否如实反映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无论对从事经济工作的一般人,还是对政策决策者来说,都不是小事。
然而,至少从上周公布的一些数据来看,其中就存在引发争议之处。比如,反映房子“建好了没卖出去”的待售商品房,与“建好的房子没人住”的商品房空置率完全不是一回事。因此,“1.9亿平方米”这个数字想说明什么,不是很清晰。
又比如,国资委所说的“国有企业的税负是私营企业税负综合平均值的5倍多”,同样让人质疑。有关学者经过计算分析认为,国有企业税负或许高于私营企业,但差距不会高达5倍多。同样有学者指出,国有企业的平均税负高于其他类型企业的税负,的确是事实。但“必须看到硬币的另一面”,必须看到国有企业占用的社会资源远远高于私营企业,税收地位与经济地位互相支撑,国有企业上缴税收的不断增加是其日益强大的经济地位的反映。何况,国有企业在石油、煤炭、钢铁、通讯、房地产等资源性领域中占据的地位睥睨群雄,这些高利润行业税负相应也高,若是能拿到一块“地王”当然就要相应地多纳税。此外,私营企业的平均税负虽然不如国有企业高,但他们缴纳的名目繁多的费用,却是后者想象不到的。换句话说,如果不同时公布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在资源垄断性、行业垄断性、政策保护以及获取信贷能力等多方面的差异,仅仅谈论税负差距没有太多的意义。
而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不支撑‘国进民退’”的说法,似乎与国资委的说法在“打架”。在通常的税负率计算中,税负高表明企业的经营效益好,利润高。因此,按国资委的说法,国有企业近年来的表现确实是快速发展,大踏步前进。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数据虽然表明了“工业中的非国有经济的比重”在相应提高,这只是私营经济与自己相比而言,并不能如实描述与国有企业在效益、效率等方面的差异,更无法轻易得出谁进谁退的结论性意见。
我们还是希望,对重要的经济数据一定要审慎,要经得起推敲,要成为正确决策的可靠依据。(评论员 高初建)
参与互动(0) | 【编辑: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