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中国经济成世界“第二”的忧思——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评论:中国经济成世界“第二”的忧思

2010年08月05日 08:1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似乎不经意的一句话,“中国实际上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立即被美国媒体转引,并称之为“里程碑式”的目标。在国内的媒体中,这个所谓的“里程碑”并未引发欢呼。

  对于曾经以“超英赶美”为现代化梦想的中国来说,这个国内生产总值的“第二”如果放在半个世纪以前,也许会引发一片狂欢,亿万百姓举杯相庆。但到了今天,人们显然要理智得多了。

  追溯历史,在现代化浪潮中渐渐落后的中国,其实也并非一直“积贫积弱”。按英国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说法,从1700年到182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在世界占比曾从22.3%增长到32.9%。但是到了西方工业革命之后,中国的步履迟缓了起来。这是让国人难以释怀的。

  眼下,中国在国内生产总值总量上可能已经超过日本,但中国人均年收入只有3800美元,仍然在世界上排名靠后,和中国足球的水平颇为相似。如果说现在中国的产值已经居世界第二,那还仅仅是一项指标。中国人已经深知,国内生产总值的一枝独秀不成春,如果只有这一项突出,往往意味着沉重的发展代价。人口压力,环境压力,国民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方面的历史欠账与现实困窘,特别是城乡居民发展机会的彼此失衡,都在向初尝“第二”滋味的中国提出严峻挑战。

  就在这个“第二”消息出炉的几乎同时,另一则上半年能耗反弹的消息让我们更平添一层忧思。8月3日公布的2010年上半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等指标公报显示,上半年能源消费同比增长11.2%,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1%,以此测算,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上升0.09%。看来,为保证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任务,下半年将对高耗能行业进行更多限制,对节能减排的监督执法力度也将加强,这会在一定程度上牺牲国内生产总值增速。

  “第二”位置提出的另一个巨大挑战还在国际舞台上。现在,中国在国际舆论中变得“有力”、“有钱”了。包括外国国民都有这样的印象。在某种程度上,“第二”会强化这并非完全真实的说法。海外舆论面对中国所谓“咄咄逼人”的增长速度,更会用挑剔的、警惕的、批判的目光品评中国的发展。

  在国际国内的双重挑战下,我们真的准备好,怎么当这个“第二”了吗?

  (李泓冰 作者为本报高级编辑)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