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借龟拒虾”上演贸易战 开WTO环保案先河——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美国“借龟拒虾”上演贸易战 开WTO环保案先河

2010年08月04日 13:55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美国一直禁止或限制虾产品进口,导致世界各国纷纷起诉。美国屡诉屡败,但我行我素,变着法子拒虾于国门之外。今年2月,越南起诉美国对冷冻虾违法反倾销,这是美国第7次在WTO因虾被诉。5月18日,WTO成立专家组开始审理此案。

  “借龟拒虾”开WTO环保案之先河

  要说虾,先得从龟说起。

  由于人类活动和非法捕捞,全球海龟的数量越来越少,被视为濒危物种列在1973年《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和1979年《迁徙野生动物保护公约》之中重点保护。根据美国1973年《濒危动物法案》,海龟是禁止在美国本土和公海进行捕捞的,除非政府个别授权。

  美国政府研究认为,捕虾船的拖网在作业时把虾和海龟一起捕获,是造成海龟非正常死亡的主因,遂开发了一种“滤龟装置”,在捕虾船的拖网上装一个活板门,把拖网分成两个部分,让捕获的虾滑入到后面的网里,而让捕获的海龟和其他动物从网里滑出来进入大海。

  1983年,美国政府开始鼓励渔民使用这种滤龟装置,但由于不是强制性的,收效甚微。1987年,美国政府通过立法要求所有超过25英尺的捕虾船必须使用滤龟装置。1989年,美国公共法第609节开始实施。该法要求美国政府与外国政府开展双边或多边谈判,建立国际海龟保护机制,同时禁止进口没有按照上述做法捕获的虾(除非总统特批)。

  之后,美国于1991年、1993年和1996年三次颁发指令,把这种海龟保护机制的效力从加勒比国家和大西洋西海岸国家扩展到全世界。

  在这种机制下,全世界共有43个国家的虾获得了输美 “绿灯”。除此之外,其他国家的出口商必须证明在捕捞时没有伤及海龟,否则禁止进入美国市场。这让他们往美国出口虾几乎不可能。

  根据《关贸总协定(1994)》第20条,成员国如果为了保护人类、动物、植物的生命和健康,或者为了保护濒临灭绝的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某种措施,可以不受条约义务约束,实行进口禁止或限制。“借龟拒虾”利用WTO的“环保例外”条款找到了一个设置贸易壁垒的借口,确实是美国的经典之作。

  1996年10月8日, 印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和泰国共同起诉美国,称美国对虾的进口限制违反了《关贸总协定(1994)》最惠国待遇原则和普遍取消数量限制的规定,不符合WTO“环保例外”条款的适用条件。另有17个国家以第三方的身份参加诉讼。

  诉讼中的辩论非常激烈。起诉方分别提交了大量证据,竭力证明他们在海龟保护方面比美国有过之而无不及,捕虾不可能伤及海龟。

  印度称,他们保护海龟已经有几个世纪的传统,有非常完善的机构和法律体系,美国研发的滤龟装置不是保护海龟的唯一方法。

  马来西亚称,他们的海虾捕捞用的是传统手段,禁止使用拖网,海龟生存区域距离捕虾海域非常遥远,政府为了保护海龟已经付出了20多年的努力。

  巴基斯坦称,根据他们的文化传统,杀死海龟是一种严重的罪恶,所以进出口海龟是法律严格禁止的。

  泰国称,他们有保护海龟的传统,通过立法对域内的五种海龟严格保护,还建立了相应的教育体系等等。

  美国也振振有词,对起诉方一一反驳:“这些限制措施是为了全球的利益,我们是要环保?还是要贸易?”“你们既然都有那么好的保护体系,那为什么你们域内的海龟数量不是在增加,而是在大幅度减少呢?”

  1998年5月15日,专家组作出裁决,支持了起诉方的所有诉求。美国不服提出上诉。上诉机构认为美国的措施不符合WTO“环保例外”条款的适用条件,要求美国取消限制虾进口的措施。

  此案引起了WTO和国际环境保护的大讨论,国际法学界议论哗然,有相当一部分学者批评WTO只考虑贸易政策,很少考虑国际环境保护,是一个很大的失误。WTO也成立了专门委员会,负责贸易和环境的谈判。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