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南克:美国经济全面复苏长路漫漫——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伯南克:美国经济全面复苏长路漫漫

2010年08月04日 11:33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认为各州紧缩政策是最大威胁 看好消费者开支增长前景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日前在南卡罗来纳举行的南方立法会议上发表了他对目前经济状况的评估和对未来经济前景的看法。伯南克表示,虽然美国经济已走出最糟糕阶段,但距离全面复苏仍有相当一段距离,各州的财政紧缩政策将是复苏的最大威胁。同时,他看好私人部门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将帮助美国经济持续复苏。

  复苏仍面临巨大阻力

  据美国媒体报道,这是美国商务部7月30日公布了美国第二季度GDP报告之后,这位美联储主席第一次公开谈论他对经济形势的看法。报告有关过去三个季度的GDP数据显示,经济增长正在持续下滑,从去年第四季度的5%下降到今年第一季度的3.7%,再到第二季度的2.4%。

  伯南克表示,经济复苏正在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和挑战。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疲软,除空屋过剩外止赎的房屋进入市场,成为房价的下行压力,也是发展新建房屋的阻力。

  另外,信贷状况依然紧张、就业市场复苏缓慢特别是各州与地方政府财政赤字严重,政府开支面临极大的削减压力。这些问题都对经济持续复苏构成很大的挑战。

  不过,报道指出,伯南克对经济活动的主体——消费者开支的增长前景比较乐观。他说,“虽然刺激性的财政政策和企业库存增加对经济活动的支持会逐步减少,但是家庭和企业的需求增长将有助于把经济增长延续下去。特别是在家庭方面,实际的消费者开支看来可能会在今后的几个季度里从最近的温和增长转向加速增长。”

  伯南克对消费者开支抱有信心的原因是个人收入看涨,信贷条件向好。

  美国应建更多缓冲基金

  伯南克同时也强调未雨绸缪的重要性,呼吁美国应建立更多的缓冲基金。

  据台湾媒体报道,伯南克指出,2006年底,各州政府提拨总支出的12%作为准备基金。“以近来的衰退程度而言,即使这些高额准备金也不足以弥补大多数州的预算。因而,州政府可能希望重新检讨累积财政准备金的标准。在经济情况良好时,建立起缓冲基金,在政治上可能并不受欢迎,但在经济转差时,便得以发挥其价值。”

  在伯南克所提及的南方各州“由于收入下降,医保支出上升,州政府的其它支出因而紧缩”,2009年税收减少10%,但健保支出则较2007年高了11%。

  将维持宽松货币政策

  伯南克表示,随着美国经济持续复苏,决策者必须谨慎从事,切勿过早解除刺激举措。

  综合路透社及《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在回答提问时,伯南克说:“我们需要确保货币政策继续提供经济所需的支持,直至经济开始出现持续增长,尤其是出现就业增长。”

  对于政府应从经济大萧条中吸取何种教训的问题,伯南克回答称,美联储必须保持谨慎以避免过早采取加息措施,而且美国政府应在削减支出和上调税率方面谨慎从事。

  此外,他还指出,政府在继续采取经济支持举措的同时,必须从现在开始着手制定削减预算赤字这一长期问题的方案。

  观点获业内人士认可

  美国信用评级公司穆迪公司的经济研究机构的宏观经济学家RyanSweet在接受美国媒体访问时表示,伯南克在这次讲话中听起来是对经济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显然经济复苏正在经历一段疲软的时期,美联储认为这一段将会过去,并想在夏季这一段,让经济自己运转,看看复苏、就业等方面的动向。

  据Sweet估计,经济增长力度的加强可能会在明年某个时候。

  美国企业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JohnMakin日前发表的文章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Makin说,二季度的GDP报告包含了两个令人失望的信息。一个是商品与服务的最终销售极为疲软,而且还会进一步疲软。最终销售是就业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再一点是,过去一年里的需求增长力度实际上低于官方的估计。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公司的高级经济学家JonathanBasile承认目前经济疲软的状况,但他也指出,无论是在就业还是企业投资方面,实际情况可能并不像人们普遍感觉得那样糟糕。

  另外,Basile还对媒体说,从最近很多企业的赢利报告看,它们不是没有钱,而是坐拥大量的资金,它们受限于多种不确定因素而开支谨慎,但这并不等于企业就停止了雇人,停止了设备投资。实际上,这两个方面的行动都在进行,只不过扩展的速度较为缓慢,而这种缓慢的增长在信心不足时更容易让人忽略。(记者 滕瑾)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