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财政系主任李齐云说,改革前虽然没有个人账户,但国家已经通过企业税收及利润上交等方式拿走了养老保险所需的“必要扣除”,并已把这些资金用于其他事业,个人账户建立后不能再向这部分职工“追缴”养老金,从而形成个人账户“历史欠账”。
李齐云说,待这部分“欠账”职工退休领取养老金时,便只能“挪用”后来人缴纳的养老金予以支付,从而形成养老金个人账户“空账”运行,虽然国家财政不断予以补贴,但由于老龄化不断增加及养老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账”越来越大。
据了解,为解决“空账”问题,2001年我国在辽宁试点做实个人账户,之后又扩展到吉林、上海、山东等十几个省市。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养老保险处工作人员张晓巍介绍,目前山东已做实个人账户150亿元,大多数地市在做实个人账户时财政压力不大,但有的市由于财政基础不好及收缴状况不佳等原因,尚需省级财政给予一定扶持。
人口老龄化加剧“空账”风险
一些专家认为,养老金账户“空账”并不稀奇,之前就引起过许多争议。据了解,争议在1996年全国各省区市普遍实行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时便已出现,个人账户在运行不到3年时间内“空账”规模就已达到1990亿元,之后越来越大,2004年达到7400亿元,2005年底超过8000亿元,据专家透露,至今已达到1.3万亿元。
虽然“空账”规模越来越大,但“现收现支”的支付制度在保证养老金支付方面问题并不严重,据了解,去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1.15万亿元,而基金总支出8900亿元,截至2009年底,我国养老金已累计“节余”1.25万亿元。张晓巍认为,“下一代养上一代”的养老方式,如果不存在老龄化加剧的情况,基本可以持续下去,目前山东省的养老保险缴费人数为1100万人,而领取养老金的人数为300万人,养老金已累计“节余”500亿元左右。
参与互动(0) | 【编辑:李瑾】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