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国是个人电脑和电子产品的出口大国,但大部分都属于加工贸易,即将进口的部件进行组装,然后再将成品运往国外。这意味着对许多科技产品制造商和从中国获取供货来源的卖家来说,人民币走强是件各有利弊的事,甚至更倾向利大于弊。”中信证券肖姓分析师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近日表示,尽管中国的电脑及电子产品生产商是最依赖出口的行业之一,但它们有近60%的成本来自于进口。
此外,在中国国际期货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师付鹏看来,中国出口行业对外是没有竞争对手的,所谓对手也都是来自于国 “加工行业尽管表面上看没科技含量,但其对物流、港口、技工成熟度的要求实际上是很高的,这几点因素综合起来不是非洲、越南等国说能赶超就能赶超的。”他说。
付鹏对中国商报记者举例, “同样购买一双鞋,从中国进口的价格虽然比非洲、越南略高,但质量和制作工艺的差距可能又会远远高于价格差,因此综合来看,中国的产品还是性价比最高的。”
就职于美国一家NGO组织的MAX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坦言,“美国人对中国产品的依存度很高,在一些中小型超市或连锁店里,随处可见中国产品,有的甚至占到了80%以上,消费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已经成为美国人的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并不是短期内随着价格的微小变动就能轻易改变的。”很显然,MAX不认为美国人可以迅速找到另一个国家的产品来替代。
付鹏同时断言,人民币升值对某些出口型企业非但没有任何伤害,反而使得企业的价值全面升值了,在这个过程中,员工的收入也会水涨船高,企业利润率也会有所上升,从而加速内部产业升级。
野村证券策略师戴仕文还对中国商报记者分析,人民币升值的直接受益对象更是不容忽视,他们都是国内的“巨头”,这其中就包括炼油厂(例如中石化)、航空公司(例如东方航空和南方航空)、大宗商品进口商(例如纸张和金属制造商)。
在野村证券看来,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收费公路股最能够从这一主题中获利。这些收费公路股和人民币债券类似,提供高派息率、高于平均水平的股息收益率和100%的人民币现金流。
就业所受波及有限
在外界纷纷讨论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型企业就业的消极影响时,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历史。事实上,过去的人民币升值并没有损害中国的出口和就业。人民币自2005年7月与美元脱钩后对美元升值了17.5%,但中国在美国进口市场的份额仍持续扩大,甚至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仍是如此。
中金公司分析指出,中国的出口并未受人民币汇率的显著影响,部分原因是中国的出口中包含了较大部分的进口中间商品。
参与互动(0) | 【编辑: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