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间投资热情缘何持续低迷 (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浙江民间投资热情缘何持续低迷 (2)

2010年07月20日 09:06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四是浙江民间资本外流的趋势加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浙江省外有500多万浙商,境外浙商也达100多万。除了一部分是历史上形成的华人华侨,更多的是改革开放以来走向省外、境外的浙商。近年来,受浙江省土地资源匮乏、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上升以及国际贸易壁垒的影响,更多的浙江资本走出省外,走向境外。据统计,至2010年一季度,浙江企业境外投资累计达42.73亿美元,中方新增投资额4.51亿美元,其中民间资本占比90%以上。如台州国强建设集团近期在非洲加纳投资12亿美元开发当地房产,成为浙江省在当地的最大投资项目。一些民营企业还把制造业基地转向中西部地区,利用当地廉价的资源和劳动力,有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产业的梯度转移,资本的外流削弱了省内的投资规模。

  五是民间投资信心仍未恢复。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我省企业家特别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阴影。一些企业遭受了损失,心态还没有调整好,观望情绪比较浓。今年1月份,浙江省工商联对省工商联部分执委企业的问卷调查统计显示,只有13.6%的企业家认为国际经济形势将会较快企稳回升,17.5%的企业家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在,可能出现二次下滑;对下一步的出口形势的预测也很不乐观,30.5%的企业家认为2010年我国出口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只有9.1%的企业家认为可能出现明显好转。对经济复苏的前景和出口形势的判断导致民间资本缺乏投资信心,投资行为更加“谨小慎微”。调查显示,有25.7%的民营企业近期没有投资意愿,有14.3%的虽然有投资意愿,但选择观望。

  多方因素影响民间投资活力

  浙江省工商联的调查报告认为,影响民间投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实际上这些年来浙江省的限额以上投资无论从规模还是增速来看,一直在低位徘徊,这是个大背景,民间投资也是如此。从民间资本的自身看,盈利能力下降、

  国家宏观政策多变、市场准入渠道的不通畅、新兴产业投资回报模式的不确定以及浙商资本的趋利动机过甚都是影响浙江民间投资活力的重要原因。

  国内外市场预期不乐观,民间投资缺乏效益驱动。投资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盈利,没有良好的盈利预期就不会有民间资本的投入。近期瞬息万变的国内外市场环境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使得民间投资缺乏稳定的收益保障。一方面,国际市场萎缩严重,难以恢复。由于各国采取的经济刺激政策随时可能退出,加之持续较高的失业率和逐渐提升的储蓄率,发达国家的消费能力进一步萎缩;贸易保护主义日渐抬头,除传统的关税壁垒及反倾销调查外,技术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不断出现,外贸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多;人民币的升值的压力更是悬在浙江省外贸型企业头上的利剑。因此对浙江民间资本来说,外需市场近期难以恢复,即使有所恢复,也难以回到以前的高位。另一方面,短期内拓展内需市场也不容乐观。首先,国内市场本身竞争已经很激烈,原本针对国际市场的大量产品突然涌入,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市场竞争;其次,由于我国还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初次分配不合理,造成国民消费水平不高,消费时瞻前顾后,特别是去年以来房产价格大涨,许多家庭透支祖孙三代的收入和储蓄买房,被巨额债务压得根本不敢消费,导致国家出台的各种刺激内需的政策成效大打折扣。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多变掣肘着民间资本投资。一个项目从投资到盈利的过程时间跨度大,一些大型项目的投资——回报周期更长,投资成为关乎企业长期发展甚至是生存的战略问题。在浙江省调研过程中,企业家普遍反映近几年宏观经济政策变化过频过快。2007年,由于国家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资本流动性充裕,民间投资信心高涨;2008年,国家突然收紧了银根,加之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民间投资遭受重大损失,甚至一些企业因效益锐减和资金链断裂面临破产的境地;2009年,国家为刺激经济复苏,重新施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放出天量贷款,货币流动性比2007年更加充裕;而最近,随着通胀压力的增大,国家又不断地调高准备金率,利率政策随时可能出台,民间资本又开始担心宏观政策有所调整,在投资行动上显得犹豫谨慎。

  行业准入和垄断格局尚未打破,民间投资缺乏新的发展空间。客观地说,2009年国有企业依靠国家行政垄断及行业垄断的优势,借助国家大量的信贷支持,不但原有垄断地位在加强,而且在充分竞争性领域“攻城略地”,各地频频出现国企地王就是明显的例证,有的专家甚至警言:“2009年是民营企业失去的一年。”从浙江省工商联调研情况看,大多数民营企业对这种态势感到不满,但又很无奈。浙江省工商联今年4月专题对国务院“非公经济36条”,浙江省“非公经济32条”政策贯彻情况进行调查。该省工商联统计了近800家企业的调查问卷。数据显示,有63.9%的企业认为民间资本进入垄断领域遭遇“玻璃门”现象相当严重和比较严重。近800家企业中,已经进入到垄断行业、基础设施领域及公用社会事业领域的企业不到10%。行政垄断和行业垄断造成的后果就是使民间资本只能在充分竞争领域内打转转,很多利润较为丰厚的领域进不去,民间投资发展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