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决定经济周期的因素,还是产业结构特征、需求结构特征、资源结构特征以及区域结构特征等。由于中国经济仍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这决定了工业的周期波动与区域经济的周期波动仍是整个周期波动的主要推动力量。因此,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度布局西部大开发,是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重要内生动力。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度布局西部大开发,标志着中国经济的区域版图正掀起新一轮整合浪潮。当前主导中国经济发展的两条主线是区域轮动与产业轮动,区域整合就是在区域轮动与产业轮动中的需求契合点。因此,将区域整合置于启动宏观经济增长的大背景下,充分借助当前区域整合的发展契机,重视各区域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以及产业优势,通过区域轮动与产业轮动同步,实现从“以时间换空间”向“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转变,便能真正从区域“发展红利”中获取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
眼下,全球经济遭遇的不仅仅是一次周期性危机,而是经历的一次百年不遇的结构性大危机,但是“危机中有机遇”,这个机遇也正来自于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生态重建和转型的过程中。
在转型过程中,由结构调整而带来的经济增长回落是个必须经历的阵痛过程,也是走向成熟的代价。在经济调整与转型压力的叠加之下,如何促进经济增长,降低经济转型中的阵痛和成本,实现平滑转型,自然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关键和重点。中国探索新的经济发展路径有两条:一条路径是从空间上观察的,资源要素的区域整合优势,它将直接决定着投入产出效率和经济效益;另一条路径是从时间上观察的,主导产业升级、轮动带动经济转型的路径。把这两条路径结合起来,就可以看到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本架构。
当前,理论界和实业界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趋势争论不休。在笔者看来,如果对中国经济周期的动力机制与发展规律缺乏深刻的认识,那么宏观调控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周期,当前有两种不同判断,乐观论者认为,中国经济的长波、长周期发展至少将延续到2020年,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不会使经济二次探底,中国经济仍会保持10%的高速增长;悲观论者认为,世界经济正处于第五次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的下降期,世界经济包括中国经济可能步入一个相对较长时段的低增长格局。暂且先不必对两种观点作出评论,我们更关心的是中国经济周期的性质、主要特征以及能否寻求到新的发展引擎,延长本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或是启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从建国后我国历次经济周期的发展态势看,中国经济周期逐渐从过去的短周期向中周期过渡,周期持续时间不断延长(新一轮经济周期上升期到去年已持续了9年),波动幅度减缓,波峰和波谷的位势从“高位型”向“中位型”转变。由此观之,中国经济周期仍以增长型周期为主,会围绕潜在经济增长率在一个合理范围内上下波动。
真正决定经济周期的因素,还是产业结构特征、需求结构特征、资源结构特征以及区域结构特征等。由于中国经济仍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这决定了工业的周期波动与区域经济的周期波动仍是整个周期波动的主要推动力量,因此,区域经济结构升级与产业经济结构,都将是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重要内生动力。
从时间维度上看,眼下我国正处在产业升级与转移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长出现周期性小幅下滑有其客观必然性。上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高增长行业动力衰退,同时新的高增长产业生产力正在集聚,尚未真正释放能量,就出现了高增长行业的“转换缺口”。
从空间维度上看,经济的启动与飞速发展,有赖于一些经济比较活跃的核心区域的带动,即一国经济发展往往需要阶段性的区域龙头或者是引擎,对于大国而言,更需要多个引擎。从投入产出效率、产业链看,这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区域整合能够破解“转换缺口”的瓶颈约束,推动经济进入新的较快增长周期。随着区域整合进程的推进,资源配置、产业分工、基础设施建设、原材料供应、劳动力转移的规模、范围都将越来越大,从而形成需求扩大、结构升级与产业转型、城市化进程、经济增长等新一轮的经济循环。
回顾3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历程,似乎都能从区域轮动中找到答案。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第一次区域整合浪潮,基于要素和成本比较优势,建立在与港澳以及东南亚地区紧密联系的外向型经济模式上,直接参与了国际产业链的循环。上世纪90年代的第二次区域整合浪潮,长三角的制造业跨越了单纯的来料加工生产模式,引来国际资本在本地孵化,形成了高层次的配套经济模式,促进了经济高速增长。2006年,我们提出了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创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战略合作,形成了第三次区域整合经济浪潮。今天,世界经济危机客观上为我们扩大内需、调整结构、加快改革,提供了比较强有力的倒逼机制,中央适时启动内需发展战略,区域发展规划逐级展开,“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新跨越”加速推进,战略新兴产业全面启动。
那么产业轮动的路径如何选择?笔者以为,这需要我们把握两个着力点。第一,整合壮大战略性大产业。关注关乎国家经济安全和经济命脉的大产业,构建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装备制造业、信息产业、航空航天制造业、物流产业等现代工业体系,这是国家长久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
第二,发展资源性大产业。中国资源丰富,在矿产、农林、海洋、生态等多个方面具有优势。只要坚持以“资源换产业”、以“资源兴产业”的发展理念,积极重组大企业集团,深度开发和利用各地具有优势的资源,延长产业链,培育自主品牌,提高附加值,就能逐步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
因此,我们自然有比关注眼前的经济复苏更重要的东西,因为说到底,只有转换结构方能打开更大的上升空间。(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茉楠)
参与互动(0) | 【编辑:贾亦夫】 |
相关新闻: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