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风凛冽的经济寒冬里,两大支柱性产业——汽车和钢铁业将率先打响振兴之战。今日,这两大产业的振兴规划将在国务院办公会议上进行讨论。
切合国情最重要
其实,早在2005年,我国就颁布了《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这是国家首次出台钢铁产业的发展政策。
“此时出台规划十分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切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赫荣亮表示,上次的钢铁产业规划对我国钢铁产业发展起到了指导作用,如在国内资源短缺,钢铁行业能耗高,资源利用率低方面,规划为中国钢铁行业发展,特别是保护中国国内钢铁产业安全方面起到了比较积极的作用。但同时,规划也存在瑕疵。
“至少要弄清楚中国的钢铁需求有多少,不要像上次规划一样,在关键问题上含糊其辞。”在赫荣亮看来,新规划最关键的意义是明晰中国钢铁需求有多大,需要什么类型的钢材。问题看似简单,却是规划的基础。
赫荣亮进一步说道,以前中国钢铁产能高速发展,其实是响应了中国对钢铁的需求。在2000年到2007年间,我国钢材的年增长率在20%以上;2007年,人均粗钢产量已经达到370公斤左右,这是市场需求拉动的结果。他认为,前些年钢材需求的大幅增长,不代表未来需求也大幅增长,中国钢材需求增长将有放缓趋势。规划必须对此有比较准确的前瞻性认识。
远水难解近渴
金融危机愁煞众多钢铁企业和汽车厂商,那么,规划能否帮助这些深陷困境的钢铁业和汽车业抵抗金融风暴,增加其“抗寒”能力?
1月13日,沪深股市双双下跌,但武钢、包钢等众多钢铁股及一些汽车股都有强于大盘的表现,这或许代表了业内外人士对这两个行业振兴规划的希望。
“规划与救市没有关系。”赫荣亮表示,规划是长远的战略,但金融危机促成了规划的尽早施行。他认为,规划的一个努力方向就是调整产业结构,促使行业健康发展,增加中国钢铁和汽车业的自身综合能力,使得他们在未来再遭遇经济危机时,有更强的抵御风险能力。然而,要以一次规划到达该目的,太难。
他表示,日本和韩国的钢铁业发展得比我们成熟,但也因目前的金融危机变得困难重重。
日前,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召开的发布会上,中汽协常务副会长董扬呼吁,政府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汽车救市措施,以保证今年中国汽车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据了解,汽车业振兴规划的目的是保持汽车市场维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其主要内容包括车辆购置税减免、放宽汽车金融、信贷政策、鼓励开发生产新能源汽车,在政府采购方面,要求必须有一定比例的自主品牌。
然而即使如此,汽车行业振兴规划在短期内对汽车业的帮助恐怕十分有限。
“政策出台后,通常都有个长短不一的适应期,消费者的观望态度将会持续,要产生效果,估计也得等3个月,甚至半年以上时间。”一位汽车业内人士表示,而汽车业振兴计划恐怕也会引发各大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格局重新分配。
“不能只是简单规划,或者重新分配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赫荣亮表示,新钢铁业规划也应该注意保护民营钢铁企业利益,防止其变成限制民营企业发展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