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新华社授权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再度引发了社会对燃油税的关注,在这份《通知》中,国务院同意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制定和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适时出台燃油税”。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方案》发布后,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国家可能何时实施燃油税的猜测,从1994年国家有关部门首次动议要开征燃油税以来,“何时开征燃油税?”已经陪伴着我们走过了整整13个年头,但每一次,“没有具体的时间表”都让实施燃油税无疾而终,这一次会是又一次“狼来了”还是“真的要来”?
6月6日,国内著名汽车业专家贾新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正式实施仍然困难重重,但不排除“这一次动真格的可能”。
长达十三年的等待
回顾燃油税的历史图谱,“择时出台”和“适时出台”无疑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但每一次,最后的结果都是无疾而终。
早在1994年,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开始动议开征“燃油税”。1997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公路法》,首次提出以“燃油附加费”替代养路费等,拟于1998年1月1日起实施,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决定。2001年1月4日,时任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的金人庆透露,燃油税出台工作已就绪,将在适当时候开征该税种。过了一年,金人庆再次称“燃油税将择机出台”。2005年1月11日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透露,燃油税改革的方案经过研究已有了初步意见,但需要在比较合适的时间推出;2005年1月22日,国务院发展中心的报告称:我国已经制定征收汽车燃油税的方案,并将择机在全国公布推行……
几起几落之后,市场对何时开征燃油税的消息已经几近麻木,6月6日,长安福特广州华驰福威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第一反应就是:“燃油税?不是说了很久了么?这一次会不会又是一次‘狼来了’?”
谢斌的反应也是广州不少汽车业内人士和车主的典型反应。在采访中,不少汽车界人士和车主均表示:不好说这一次是不是要来真的,“反正这事情也不是咱们说了能算的”。
背后博弈:难产的真正原因?
说到燃油税“难产”的主要原因,专家的意见很集中:一是“费改税”后交通部门30多万名员工如何安置?二是地方利益在收归国家财政后如何再分配?三就是目前的高速公路投资主体已经相当多元化,实施燃油税,他们的利益如何体现?
事实上这些难题也许也正是燃油税在酝酿了多年后仍然无法正式实施的重要原因,6月6日,贾新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可以告诉你,其实燃油税的方案现在基本上已经是现成的了,一旦开征马上就可以实施的,但这些问题不解决,实施起来会很麻烦。”
贾说,“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一旦开征燃油税,车主就不用再交各种各样的养路费了,但交通部门基本上每年都会提前把这些费用收上来,他们一收,那燃油税就不得不推迟。”
正是在这些困难的阻力下,国家关于实施燃油税的日期不得不一再推迟,“择时出台”和“适时出台”成为燃油税延迟开征的最常见的借口。
“择时出台”和“适时出台”说来轻巧,但一再的“择时出台”和“适时出台”却不断没有换来问题的解决,反而造成了更大的成本浪费,贾新光表示,“上个世纪90年代刚刚动议的时候还主要是考虑到农民的负担问题,那个时候反正高速公路也不多,现在可就不仅仅是农民负担的问题了,交通部门、高速公路、地方政府,还有高油价等等,这些都得考虑进去”。
贾的说法得到了大多数专家的认同,南菱汽车集团副总裁向寒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现在的问题真的是越来越复杂,等下去,问题只会越来越多。”
这一次会不会动真格?
正是考虑到这些情况,所以向寒松对可能尽快实施燃油税不抱太多的希望,在采访中,向表示:“实施是迟早会实施的,不过对于一两年内就实施,我抱谨慎乐观态度。”和向的谨慎相比,更多的专家则持一定的乐观态度,贾新光就表示:尽管有很多困难,但不排除“这一次动真格的可能”。
在贾看来,从时间安排上看,这个时候是发出将实施的信号的最好时机,因为“从发出信号到具体实施需要半年的预热期,国家要实施燃油税,也肯定是选择在年尾或者年初的时候实施,因为那个时候是新一年的养路费等各种费用集体缴纳的时候,那个时候出台,阻力相对较小,而提前半年发出信号,也可以对交通部门起到一定的知会作用”。
而从本次透露燃油税改革的时机来看,也显得与此前不同,主要是将其纳入发改委日前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当中,即着眼于节能环保工作。而这个《方案》又从属于6月4日中国政府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在这个有关气候的方案中,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承诺,将采取一系列法律、经济、行政及技术等手段,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并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随着全球暖化越来越严重,制止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6月6日在德国举行的八国集团会议,G8与包括中国、印度、巴西等在内的发展中大国集体商议气候问题。作为新兴工业大国,中国一直重视自己在节能减排方面负有的国际责任,换言之,全球性的节能减排运动,可能为一直难以下定决心实施的燃油税改革,注入了新的动力。
记者观察:十三年磨出把什么剑?
燃油税十三年,磨出的是不是把好剑?
日前,随着有关部门的再次重申,传言了十三年之久的燃油税何时开征再度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尽管从1994年开始,国家就动议开征燃油税,但和“难产”的“汽车三包”一样,燃油税同样成为“狼来了”的故事的翻版,十三年后,“择机”、“适时”仍然是燃油税何时实施最频繁使用的关键词。
毫无疑问,燃油税改革是一次有关部门利益的大调整,而调整后的利益如何分配显然是阻碍改革的主要绊脚石,国人向有“十年磨一剑”的传统,现在我们关心的也许就是,燃油税这把已经“磨”了十三年的剑,如果出鞘,会不会已经是把好剑?现在社会呼唤燃油税尽快实施的呼声明显占据着上风,但试问一句:在这些呼声中,有多少人可以明确确认经过十三年的磨砺,燃油税这把剑已经锋利无比,让诸多不公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或者换个角度来说,燃油税实施的条件是否已经成熟?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敢打这个包票的人估计不会太多,交通部门人员的安置、地方政府的税收利益、日益多元化的高速公路投资经营主体以及居高不下的油价,这些都是在燃油税实施之前不得不认真考虑的问题,在这些“绊脚石”没有妥当地清理干净之前,仓促出台燃油税,效果如何?殊难预料。
作为鼓励节能和社会公平的有力措施,我们当然希望燃油税能够尽早出台,有效实施,但与其把精力投放到“何时实施”,不如更多地关心一下它将带来的改革方案是否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公平和效率?社会相关的配套政策改革是否已经到位?防止出现“更坏的改革”,这就需要国家有关部门不仅要有更大的决心,也要有更全面的统筹来推动燃油税的改革。(贺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