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钢的新能源汽车情结: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万钢的新能源汽车情结: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2009年03月05日 09:46 来源:科技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3年前的两会上,时任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的万钢,并不是媒体追逐的焦点人物,他有空坐在采访区的沙发上,接受记者的专访。在回答“电动汽车何时才能走进寻常百姓家?”这一问题时,他言词恳切:“关键不在企业、不在消费者,而在于国家的产业政策”。

  3年后的两会,同样还是致公组的小组讨论结束,媒体的集体追访却只能在他从会议室到驻地的6分钟里完成。面对十几位记者的轮番轰炸和镁光灯的不停闪烁,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语气坚定:“我们要让千百万农民,让普通百姓都坐上新能源汽车。”

  这种自信不仅在于技术、企业,更源于国家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政策。

  2008年奥运会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小试牛刀,一显身手;今年2月,财政部科技部等四部委首次采用补贴方式将其在13个城市示范推广。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振兴的聚焦点,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在由记者给现场造成的小小的混乱中,万钢仍安静耐心地用铅笔勾画着一个结构图。

  在这个“产能和需求”的结构图中,把“现有产能重组”与“未来产能构建与发展”,把“扩大现有市场”和“扩大未来市场”等等分支联系在一起的,只有一个词———“技术进步”。

  “依靠技术进步,可以在现有的产能重组和发展过程中,提高效益效率,提高产品的实用性;在未来产能需要中,创新产品工艺技术。”万钢说,有效实施产业振兴计划有助于构建新能源汽车的产业结构,在这个过程中,科技支撑作用尤为明显。

  “现在,国家只有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产能,降低成本,让普通老百姓都用得起新能源汽车。”

  早在2001年,国家就制定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科技发展目标:从2001年,用6到8年完成低排放汽车的产业化;再用4到6年时间,完成国家零排放汽车的产业化。

  3年前,万钢递交了关于征收燃油税的提案,今年这已经变成了事实。

  3年后,这位见证和实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从无到有的政协委员的汽车梦也不再遥远…… (陈磊)

【编辑:赵婕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鍏充簬鎴戜滑銆-About us 銆- 鑱旂郴鎴戜滑銆-骞垮憡鏈嶅姟銆-渚涚ǹ鏈嶅姟銆-銆娉曞緥澹版槑銆-銆鎷涜仒淇℃伅銆-銆缃戠珯鍦板浘銆-銆鐣欒█鍙嶉

鏈綉绔欐墍鍒婅浇淇℃伅锛屼笉浠h〃涓柊绀惧拰涓柊缃戣鐐广 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讹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
鏈粡鎺堟潈绂佹杞浇銆佹憳缂栥佸鍒跺強寤虹珛闀滃儚锛岃繚鑰呭皢渚濇硶杩界┒娉曞緥璐d换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