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斯勒汽车能否渡过“破产保护”这一关——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克莱斯勒汽车能否渡过“破产保护”这一关
2009年05月05日 08:54 来源:北京晨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北京时间4月30日,美国第三大汽车制造商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宣布向美国纽约南区破产法院申请自愿进入破产保护程序。而克莱斯勒的墨西哥、加拿大和其他国际运营机构不在此次破产申请之列。同时,克莱斯勒还宣布与意大利汽车制造商菲亚特公司结盟,走过85载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终究没有挡住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浪潮,但与菲亚特结盟后的新克莱斯勒则很可能再度以全新的面貌在汽车业崛起。

  ●工厂本周将暂停生产

  克莱斯勒首席执行官BobNardelli称,从5月5日起克莱斯勒的工厂将暂时停产,正常的生产计划将在30天至60天内恢复,但其经销商及售后服务会正常运营。

  克莱斯勒的债权人及有关各方在4月29日夜间进行了长时间的谈判。尽管美国政府负责汽车产业重振的工作小组一直试图说服债权人接受克莱斯勒的债务削减方案,并将支付给银行和对冲基金的现金金额提高至22.55亿美元,但最终仍未使所有债权人接受削减克莱斯勒69亿美元债务的协议,从而使这家具有85年历史的汽车企业被迫走上寻求破产保护之路。

  美国总统奥巴马4月30日就克莱斯勒的命运发表了电视讲话,他在严厉批评了一部分坚持不作出妥协的债权人之后,要求克莱斯勒通过破产来达成债务和解以实现再生重组。虽然奥巴马强调破产“并非软弱的表现,而是克莱斯勒的复兴之路”,但目前克莱斯勒的破产保护将对其庞大的经销商、员工及退休工人带来多大的影响尚难确定。

  ●与菲亚特再结姻缘

  就在克莱斯勒宣布破产保护的同时,其与菲亚特汽车的战略联盟协议也正式签订。据介绍,该协议将使克莱斯勒和菲亚特充分优化各自的生产基地布局及全球供应商基地,并使双方都能够拓展进入到更广泛的市场。菲亚特的动力总成及部件将在克莱斯勒的制造基地进行生产。

  “这一合作关系将克莱斯勒转变成一家具备强大战略优势的、充满活力的新公司。”克莱斯勒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表示,“也使得我们可以为消费者和经销商提供更多丰富选择,更具竞争力的产品线,这个产品线将生产出环保、节能、高品质的汽车产品。新公司的优势还包括使我们现有产品线更加完备的新秀产品,技术合作,以及更强大的全球销售网络。”

  作为重组内容的一部分,由美国财政部做后盾,克莱斯勒已经与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GMAC)原则上达成协议,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GMAC)将成为克莱斯勒经销商和消费者相关贷款业务的首选对象。

  ●继续加注中国市场

  虽然BobNardelli在重组计划中并未透露目前在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中国汽车市场的计划,但根据克莱斯勒(中国)公司亚太区总裁柯安哲对记者的回复可以看出,克莱斯勒将继续加速合资步伐,引入全新的车型以保证其在中国市场产品的竞争力。

  不过,也应该看到,克莱斯勒在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与北汽的辉煌合作之后,近十几年在中国市场一直处于非主流的地位,在从北京奔驰黯然退出后,克莱斯勒选择东南汽车合作生产MPV,但无奈仍然属于小众车型。此次与菲亚特的合作,尤其是在小排量车的领域方面,或许能够给克莱斯勒带来新的生机。

  当然,选择与中国企业合资合作也是克莱斯勒未来在华立足的根本。“我们一直没有放弃与中国本土汽车企业的合作。”克莱斯勒一位官员这句话正说明了这家美国公司的急迫心理。

  我们所知道的克莱斯勒

  WalterP.Chrysler于1925年创立了克莱斯勒集团,三年后便修建了克莱斯勒大楼,这座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大楼至今仍是纽约城的地标之一。

  2007年塞浦路斯从德国戴姆勒集团手中购得克莱斯勒80.1%的股份,由于对重组计划形势不明,戴姆勒已经决定放弃19.9%的剩余股份和所有权。

  2008年克莱斯勒亏损80亿美元,美国市场销量下滑30%至145万辆。克莱斯勒集团包括克莱斯勒、道奇和吉普三大品牌,主要车型包括道奇公羊皮卡、道奇Charger、吉普Wrangler、道奇Caravan、克莱斯勒Town&Country。

  2008年12月份统计数据显示克莱斯勒现有雇员约5.4万名。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