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首季热销隐忧仍存 盈利前景难料——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汽车业首季热销隐忧仍存 盈利前景难料
2009年04月30日 09: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一季度热销背后有隐忧

  2008年虽然汽车业未能实现产销突破千万辆的目标,但是仍然迈上900万辆的新台阶。全年汽车产销分别为934.51万辆和938.0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21%和6.70%,产销率100.38%,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2008年汽车行业的亏损面为19.24%,同比下降1.06个百分点。汽车行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02万亿元,同比提高9.74%,然而同期成本的增长幅度高达11.15%,加之各项费用支出同比增长13.66%,因此行业盈利同比下降7.06%,行业利润率5.47%,同比下降近1个百分点。

  2009年一季度,汽车业产量为256.76万辆,同比增长1.91%;销量为267.88万辆,同比增长3.88%;产销率104.33%,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分车型看,乘用车产销分别为187.51万辆和199.57万辆,同比增长4.45%和7.81%,产销率106.43%,同比提高3.34个百分点;商用车产销分别为69.26万辆和68.31万辆,同比下降4.38%和6.13%,产销率98.63%,同比下滑1.81个百分点。

  然而,分析可知,在2009年一季度汽车热销的背后也存在着隐忧,主要体现就是月度制造商销售率呈现环比下降的态势(见右图),显示目前的产销旺盛已经带有一丝疲态,一方面汽车制造商虽然仍信心满满,但是另一方面由于相关政策尚未到位或尚未完全到位,因此汽车经销商已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由于3月份的汽车产销超出预期,因此综合2009年一季度的汽车产销状况和目前的相关政策,我们调整了对2009年全年汽车产销量的预测。

  分析可知,由于存在对外投资、合并报表等因素,像上海汽车这样2008年全年汽车产销保持增长的企业也没有难逃业绩下滑的厄运;以小排量、经济型车型为代表的海马股份、长安汽车、一汽夏利、ST昌河等业绩出现大幅度下滑甚至亏损,一方面这类企业的相关车型盈利能力并不高,另一方面也与企业的产销呈现下滑有密切的关联。所以,产销量增长企业的盈利却未必能够同步增长,但是产销量如果出现下滑则企业必将陷入困境,2009年也将如此。

  整合重组征途坎坷

  至于未来汽车行业可能的兼并重组,首先来看一下目前中国汽车业在全球汽车业的位置。通过相关数据可知,2008年即便是包括了合资品牌的上汽集团,其汽车产销量也就是175万辆,尚无法跻身全球排名前十,如果剔除合资品牌的重复计算问题,那么中国汽车相关企业更是显得渺小。

  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在《汽车行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提出要在“十一五”期间扶持产销规模达200万辆的汽车集团,然而,仅靠自主品牌显然是无法实现做大做强中国汽车业这一目标的。

  其次,为形成200万辆级汽车集团,再靠铺摊子,简单上项目,一家企业孤军奋战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对于汽车行业现有产业布局和结构的调整就显得极为重要。汽车业自身的兼并重组,作为行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一环,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优化汽车产业布局是一项重大课题,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虽然对中国汽车业造成极大的困难,同时也是一个极佳的契机,但是,总体上看行业的兼并重组却“可遇而不可求”。在目前的行政体制下,各地基本上都把汽车业作为本地的支柱产业,因此,除非到了无法生存的境地,否则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强强联姻”,而且即便是“强弱联手”如果离开了各级政府的推动也很难在后续的运作中取得满意的效果。国内情况尚且如此,跨国兼并就更加征途坎坷,以上汽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其实已经有过苦涩的尝试。(张欣)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