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说:上汽自主品牌为啥就是火不起来?——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媒体评说:上汽自主品牌为啥就是火不起来?
2009年04月24日 10:19 来源:人民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随着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中,国家对自主品牌的政策扶持力度的明朗,我们注意到近来媒体对于“只写文章不署名的”合资车企,比如上汽、一汽,广汽的自主品牌战略的争议更加尖锐。在这次的上海车展上,我们也能看到自主产品蜂拥而上的强大阵势,厂商动辄就是拿出十几款产品。如果据此来证明自己的实力是不是有些太急功近利呢?

  近日,艾丰先生在吉利汽车经验座谈会上,谈到制造和品牌的关系以及自主品牌的崛起之路时用了个非常贴切的比喻,令人回味。他说:“如果用写文章来比喻,一种是写了文章署了名的,比如咱们的本土自主品牌;一种是只写文章不署名的,比如合资品牌,市场换技术,市场被占,技术也没吃透;还有一种是首长方式,充分利用资源整合的全球化,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外国的秘书(国外零部件企业)便宜了,我们应该及时把握机遇,量力吸纳国外优质资产,为我所用,改变我们‘制造大国品牌小国’的局面,这关系到经济自主权的问题。”这番话正好说在上海车展前夕,别有一番深意。

  在政策的支持下,车企大力投资自主品牌轿车有利于国内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的扩大,但与此同时,对于汽车集团旗下的自主产品,目前在市场占有率上还是难以与合资品牌的产品抗衡。比如一汽奔腾轿车在去年北京车展后,新产品的投放已经放缓,产品也难以打开更新的局面。上汽的荣威与名爵,产品的品质得到认可,但销售依然不温不火。

  提到上汽的自主品牌,我们立刻会想到荣威750,荣威550,这是在短时间内打造的堪称国内市场“最高端”的自主产品。但是,荣威750的销售在短暂的昙花一现后,就由盛转衰。现在虽价格下调,月销量却步入三位数的行列。从南汽收购回来的MG,却从一开始就反应平平。

  问题在哪里?荣威系列的英式贵气外观,在同级车中独具特色,非常有视觉吸引力。这是它一个较罕有的卖点。虽然有了外形设计和数字化技术的点缀但是,这却无法掩饰车型落后老化的致命伤。荣威系列最被诟病的就是其落后的平台,荣威750采用的是上汽收购的罗孚75车型平台。罗孚75是上个世纪的车型,而且本身也不属于成功车型,虽然进行了一些细节上的改变,但车型平台老旧和不够成熟的问题是会自然显现的。比如,用户反映居多的油耗比预期要大,悬挂偏硬并不舒适。

  另外,还有荣威SUV,这款车是在双龙享御平台上推出的,有媒体称之为“中国版的双龙享御”,意味深长。因为到目前为止,在这款车型上还没有看到更多全新的设计和更多中国化的东西。

  造车平台可以轻松买来,大大缩短研发时间。但是对技术的消化、融合、再创新却不是朝夕之功。没有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没有硬碰硬的技术实力和扎实的技术积累,只在外观或者设计上修修补补,不能脱胎换骨,就不能算是一个真正成功的自主品牌。追求效率和声势,缺乏技术沉淀与创新可以说是当前很多自主产品的通病。为什么国外的技术能够在中国市场驰骋二十几年却依然畅销。而我们这么多新产品却没有能真正与之抗衡的。

  当然,与中国的本土自主品牌相比,合资企业掌握了更为先进的制造技术,拥有更为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起点和基础更加优越,因此更应该从零部件入手,从薄弱的根基下手,充分利用好全球资源洗牌和整合的机遇。我们对合资自主品牌的期待是基于技术累积基础上的,而不是把别人玩剩下的东西“改头换面”后的速成品,我们也不希望看到自主产品永远只是别人的“中国版”。(崔元苑)

【编辑:赵婕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